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學者研植兩耐旱新大豆

時間:2017-03-15 03:15:13來源:大公網

  圖:林漢明(右)分享去年在甘肅栽培耐旱新大豆品種的經驗/大公報記者唐曉明攝

  【大公報訊】記者唐曉明報道:全球農業一直面對耕地不足、土地退化和水源短缺的問題,糧食危機迫在眉睫!香港中文大學獲研究資助局第七輪卓越學科領域計劃撥款8100萬港元,支持建立「植物與環境互作基因組研究中心」,研究可持續農業與糧食安全。

  中大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林漢明,倡導農業界多種植大豆,既可裨益人類健康,亦能降低氮肥使用、減少污染和溫室氣體的排放,有利可持續耕作。十年前開始,他和甘肅省農科院合作,走進甘肅慶陽和平川兩地,去年終於成功栽培出耐旱、生命力頑強的新大豆品種,並透過種植大豆,為甘肅省恢復被荒廢的農地,其中兩種獲批准使用,還有一種正待批准,預計兩年內獲批。

  有望引入阿根廷南非

  林漢明說,今年會研究節水農業,在武威進行大豆測試,觀察新品種大豆的節水情況。他續稱,六月建立「植物與環境互作基因組研究中心」,屆時會與十多間來自內地、英、美等地的大學合作,展開八年研究,預計最初四年先研究基礎項目,做一個中期檢討後,後四年有產品面世。他又表示,現時與阿根廷、南非等國商談合作,希望技術增加農作物產量和提升營養。他又計劃建立一個網絡平台和資料庫,與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共享,以解決全球糧食危機。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