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睹古生物「海天使」 與白鯨暢游

時間:2017-03-12 03:15:23來源:大公網

  圖:胡名川一行人在蒲台島南端海域,發現一尊六呎長的古炮

  海底世界變幻莫測,潛水經驗逾30年的Jackie,在潛水與水下考古範疇可謂「戰績彪炳」,不但成為本港華人深潛紀錄保持者,更見盡「海天使」等海底各奇景異物。不過,他也曾於潛下深海時出現氧中毒徵狀,與死神擦身而過,又曾在冰海下因呼吸裝置結冰漏氣,需要求救,險象環生。

  險氧中毒命喪大海

  香港水下考古總會自2006年成立至今,Jackie最初一行20人潛遍各處水域,例如探索過馬鞍山32米最深的淡水洞;在西貢大蛇灣發現一批明、清年代的瓷器碎片;亦在晨曦島,即虎頭盤洲附近,搜得大批清代瓷片及半隻玉手鐲。而他十年前在螺洲門海峽尋海底棄彈時,更首次下潛至本港水深達72.4米的最深海域,惟終無所獲,更差點因氧中毒而命喪大海。

  「當時呼吸有『香檳味』,再逗留(深海)的話,身體會出現口部麻痹、視力有幻覺、抽搐、昏厥等反應,在深海下必死無疑。」Jackie解釋,普通空氣混合78%的氮氣、21%氧氣以及其他氣體。若在海底66米深處下呼吸,即等同吸入100%純氧。吸入大量高分量之氧氣,可形成中樞神經中毒徵狀。慶幸Jackie逗留兩分鐘後,果斷折返上水面,得以「大步檻過」。吸取經驗後,他在2011年打破本港華人深潛紀錄,在菲律賓保和島深潛至水下121米。

  見證冰層變薄 籲關注暖化

  香港水下考古總會會員現已增至約150人,考古活動亦不再局限於香港。去年三、四月間,Jackie與兩名會員前往北極白海進行「北極冰海考古探索」。Jackie稱,冰海深潛對潛水員來說,除了身體需克服低溫外,冰凍海水可導致氧氣樽調節器及吸咀結冰而漏氣,氧氣樽內原可維持約半小時的氧氣,可在短短兩、三分鐘內耗光。Jackie曾因此兩度緊急拉扯身上的救生繩,在千鈞一髮間,向冰上的工作人員求救。

  探險過程充滿驚險,但收穫更大,Jackie如願目睹早於350萬年前已出現的遠古生物「海天使」,還有深海狼鰻及帶莖水母等罕見極地生物,甚至與三米長的白鯨同游北冰洋,近距離欣賞「海中金絲雀」的多變叫聲。他也見證白海冰層近年變薄了一半,全球暖化,香港也難獨善其身,Jackie呼籲公眾確實要關注暖化問題。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