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地及印花稅收入遠超預期,庫房「水浸」,政府再被批「估錯數」,今個財政年度盈餘將達928億元,較去年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的預算多出八倍;預算來年有163億元盈餘,經常開支增7.4%,2020年正值基建工程高峰,估計錄得80億元赤字,但未來五年大致收支平衡。政府強調賣地收入波幅大,難有「水晶球」準確預測,明年起改用近十年賣地收入佔GDP比率3.3%作推算,冀反映近年政府積極推地的實況。
受惠樓市、股市交投暢旺,今個財政年度地價收入逾1177億,遠超去年670億,印花稅修訂預算139億元,略勝去年,財政儲備於今個財政年度結束時預計有9357億元,達24個月政府開支,預計16/17年度盈餘為928億元,是去年估算的114億元的八倍多。
料下年賣地收入1010億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預計,17/18年度政府總開支預計達到4914億元,按年增加5.3%,政府經常開支增加7.4%,達3710億元,教育、社會福利和醫療衛生共佔約六成;惟政府收入預算下跌9.3%,達5077億元,當中印花稅530億元、利得稅1390億元,綜合盈餘回落至163億元,下跌82.5%。
發展局今日公布今年賣地安排。陳茂波昨預告,過去十年的賣地收入波幅極大,而來年賣地收入以賣地計劃和土地供應目標為依據,由於來年擬推出「數幅貴重的市區用地」,他預計會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因此估計來年賣地收入為1010億元。政府消息人士指出,利得稅、印花稅與實際數字非常接近,唯獨賣地波幅難以預測。
陳茂波宣布,2018/19年起改以過往十年賣地收入佔本地生產總值的平均水平(即GDP的3.3%)計算,有別於近年採用的過往30年的平均數(GDP2.8%)。消息指,採用過去十年的平均數,更能確切反映政府近年積極推地的成效,強調來年預算與中期預測的計法不能直接比較,政府內部對來年推地、地價等估算較有把握,但對於往後數年的預測波幅非常大。
收支平衡不做「守財奴」
政府預算今年度基本工程開支達868億元,預料2020年步入高峰期,包括醫院建設、中九龍幹線等工程該年支出。陳茂波形容,隨着300億元啟德體育園、蓮塘口岸等工程陸續上馬,雖最後兩年會出現80億「較微」赤字,未來五年仍能做到收支平衡,反映政府不做「守財奴」,同時符合「量入為出」理財原則。
對於儲備高達9000億元,消息重申,未花的基本工程承擔額達3000億,去年的十年2000億元的醫院發展計劃當中的1100億元、今年提出407億安老助弱新增撥款都是由儲備承擔,如儲備過低香港會被評級機構降級,影響借貸,從而打擊經濟及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