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湊兒十年 人生最充實

時間:2017-02-06 03:15:32來源:大公網

  圖:關昊罡(左)與其弟關昊嵐皆獲確認為資優兒童\大公報記者唐曉明攝

  【大公報訊】記者唐曉明報道:不少患有學習障礙的小朋友,由於比較活躍,或專注力不足,在學校容易被邊緣化,歸類為頑皮、讀不成書、對社會沒有貢獻的人。部分家長會認為這是先天因素,只能順應天命。

  關鏡生的兒子昊罡不止患有讀寫障礙,後來更確診患有專注力失調及艾蘭綜合症(眼睛對光敏感),但家人並沒有放棄,透過細心照料,其潛能獲得發揮,更取得多個本地及國際獎項,拿下香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2014-15一等獎、第30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當選「香港十大傑出少年」、「香港十大優秀青年」,更被確認為資優學童,今年就讀中四的他,是科技大學資優課程學生。

  關鏡生向《大公報》記者透露,兒子出生時,他正從事製衣行業,兒子小一時,懷疑有讀寫障礙,進行IQ評估,確認智商正常,但進行學習障礙Test時,則驗出有學習障礙。

  塞翁失馬 焉知非福

  兒子被發現有學習障礙,不論貧富,都意味着隨時遭受社會歧視。但關鏡生和家人沒有放棄,反而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良方,更約見心理醫生,了解兒子情況。「關昊罡見心理學家時,進行了一些基本測試。其中被問到『為何不用木板起屋?』一般人只會答一兩個答案,但昊罡卻一次過答了六個答案出來,令心理學家吃驚。」關爸爸由此認為,關昊罡有自己的專長,為了有更多時間照顧兒子,幫助他發掘自己的興趣,於是毅然放棄手頭工作,全心全意全職湊兒。

  關爸爸笑稱,不是叫每個家長都全職湊兒,但是對他而言,在湊兒的十年來,是他人生最充實的時光。由得知兒子有學習障礙,需要以各種教育法發掘其長處及興趣,到後來成了資優學童,又對他來說,可算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他鼓勵家長,特別是家中有學習障礙的學童,多留意子女的專長和興趣,只要讓學童找到自己有興趣的領域,定能在社會盡展所長。關爸爸如何發掘兒子長處和興趣,留待下回分解。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