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2017春節長假,一群「跑山人」在香港四大行山徑上,度過「孤獨」的假期。完成挑戰後,終點洋溢歡樂氣氛
初見Andre,他身穿合身的西裝,戴着一副眼鏡,臉上掛着謙遜地微笑,實在無法與想像中的「極限跑步」、「狂人」等詞語聯繫在一起。Andre自言,剛開始跑步,只是為了減輕體重;後來參加極限越野跑,帶給他更大的滿足感。他說,「現在的生活太安逸、太方便,因此需要『人為地』製造些難關」。
40歲開始 半年減逾30磅
居港約16年的Andre,供職於中華電力有限公司。工作繁忙,飲食不規律,又喜歡喝酒,導致他體重一度超標。踏入40歲,他意識到需要改變生活方式,於是開始了跑步生涯,並且成功在六個月內減掉了三十多磅體重。
Andre形容自己,不喜歡做有把握的事情,「如果有30%-40%的成功率,我就願意去試試」。2011年,他決定在連續四天內,自給自足,跑完香港四大行山徑。然而這個想法卻遭到好友的一直反對,甚至有人認為他「瘋了」。但這卻激發了Andre的鬥志,決定無論如何都要試一下。
2012年的農曆年廿八,由鳳凰徑作為起點,伴着有史以來最惡劣的天氣,Andre開始了挑戰。最後累計用時,在四天裏用46小時12分挑戰成功。他卻說,「比想像中的容易」。於是2013年增加難度,將四天縮減一天至三天,並且調整跑山順序。最終以51小時39分,刷新自己的紀錄。
山頂遇上放煙花 好失落
回憶第一次的經歷,Andre用短短幾句形容,「凌晨三、四點啟程,每日跑一條山徑,完成之後回家沖涼,休息三四個小時之後繼續」。他也說,跑山需要勇氣,這一路上,除了足夠的體力,亦需要強大的精神支撐:「在身心俱疲的情況下,外界的任意干擾,都可能使你崩潰」。第一次挑戰時,跑至太平山頂的Andre恰好趕上了慶祝農曆新年的煙花表演,周圍的人光鮮亮麗,雀躍的慶祝新年。反觀Andre,滿身泥巴,肌肉酸疼,仍有至少20km要跑,巨大的失落感、孤獨感湧上心頭,侵蝕着「油盡燈枯」般的體力。而這樣的時刻,挑戰過程中,如幽靈般伴隨。
Andre說,「人們需要挑戰,需要去追求一些有可能做不到的事情」。他坦承,在當前的規則下,他亦需要至少六個月的準備時間,但他堅持,這才是「挑戰」的意義所在。他表示,希望在未來兩年內,能夠與其他挑戰者一起,再次挑戰四大行山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