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五年465億推動體育普及化

時間:2017-01-19 03:15:24來源:大公網

  圖:香港大球場將重建,改為符合國際田徑、足球標準的兩用場地/資料圖片

  為推動本地體育運動,政府斥資465億元改善本地體壇及場地發展,包括未來五年耗資200億元,全港增建或重建26個康樂及體育設施,250億元興建啟德體育園,十億元撥款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及五億開發智能電子系統,取代現有「康體通」。政府並就重建香港大球場等15項康體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政府消息透露,香港大球場將於啟德體育園2022年落成後展開重建,改為符合國際田徑、足球標準的兩用場地。政府又會研究興建白石體育園,提供符合國際標準的板球和棒球場地。/大公報記者 謝進亨 梁潤森

  行政長官梁振英在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及,為支持體育運動「普及化、精英化、盛事化」,政府未來五年增建或重建26個康體項目,共54項設施(詳見表),總造價約200億元,當中涉及提供五個11人足球場,包括於1968年落成、有49年歷史的元朗大球場。政府消息稱,元朗大球場將在未來兩年內展開前期工程,引入現代化體育設施,條件符合舉辦國際足球賽事,並維持可容納約5000人。

  香港大球場改建兩用場

  政府消息強調,26個重建或增建項目是分階段推行,其中四個項目預計率先於今年展開工程,包括啟德大道公園、觀塘海濱道公園及其鄰近範圍、新蒲崗四美街休憩用地、屯門第16區運動場及休憩用地。至於計劃改建的摩士公園游泳池,以及有待重建的九龍仔游泳池,因兩地距離甚近,故工程不會同步進行,以免影響市民使用設施。

  至於1991年重建至今的香港大球場,亦會大翻新。政府消息指,啟德體育園計劃將於下月呈交立法會,向財委會申請撥款,預計2022年竣工,提供一座可容納約五萬人的主場館,較現時可容納四萬人的香港大球場,多約一萬人,國際七人欖球賽等體育盛事將遷往啟德體育園舉行。由於「功能重疊」,政府計劃重建香港大球場,增設田徑跑道,成為符合國際田徑、足球標準的社區運動場,惟工程需改動現有看台、天幕等結構,料球場觀眾席翻新後,最多只可容納八千至一萬人。

  元朗大球場現時是港超球隊「元朗」主場,球隊經理周文健稱,重建元朗大球場與該球隊息息相關,但由於未清楚具體細節,有待政府落實計劃與撥款重建。

  香港足球總會副主席貝鈞奇認為,更多足球場落成,對港超隊伍訓練大有幫助,球隊不用如從前般為訓練不斷尋找球場。普及化方面,當局供應更多場地,讓更多市民去做運動,並減少「炒場」歪風。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