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丁新豹表示,M+博物館缺少歷史元素 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記者孫凌奕報道:西九文化區定位是展現現代文化?故宮擺在西九「不倫不類」?香港故宮應有怎樣的文化定位?面對「天降大驚喜」,社會上也有些這樣那樣的疑問,甚至有個別人對故宮博物館的進駐,「聯想」到是一種「洗腦」行為,前港大美術博物館總監、一新美術館總監楊春棠直指「絕對荒謬」,中大歷史學教授、前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丁新豹更說「呢個問題根本唔使回答」。
難道要外國人來看畢加索?
楊春棠說,外國人來香港,是想了解香港人的生活,欣賞中國文化,難道外國人來看畢加索?在一個中國人社會,推廣中國文化教育,絕對合情合理,「難道喺紐約推廣英語教育你都要鬧」?
楊春棠笑稱,該區名為西九文化區,而不是「西九現代文化區」或是「西九新潮文化區」,文化包羅萬象,不能因為M+博物館就將整個區定位做現代文化。他又指:「呢個諗法好危險,現代文化過10年,就唔係現代文化喇。」
丁新豹表示,西九文化區一直以M+博物館為主打,M+裏面基本沒有歷史元素,在西九內加一個故宮文化博物館,是對區內文化元素的一個平衡。
不是北京故宮翻版
對於政府提出,西九故宮館絕非北京故宮博物院在港分館,楊春棠亦十分認同。他表示,香港新故宮館不需要亭台樓閣,不是北京故宮的翻版,因為北京故宮本身在宮殿裏面,延續中國宮廷文化,建築本身已是最大的展品,讓參觀者入到北京故宮,便可感受古代皇家的生活與氣魄。
楊春棠指,每個博物館應有清晰定位,西九故宮全名為「故宮文化博物館」,他認為「故宮」與「文化」四字應拆開理解,「故宮」反映展品來自北京故宮博物院,而「文化」則應展現宏觀中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