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有一位元音樂才子創作了一首名為《泳思.路過你的家鄉》的曲子,由人大黨委副書記馬俊傑填詞,在網路上廣泛傳播,引起了強烈反響。悠揚旋律下,配合着這樣的歌詞:「路過你的家鄉 看到了迷人風光 走在你走過的路上 想像你當年模樣 路過你的家鄉 聞到了醉人花香 聽着你唱過的歌謠 重溫你童年時光 喜歡一個地方 不一定有迷人風光 因為有了想念的人 才成為夢中天堂。」
聽着這首歌,回味着不久前在台灣交換生生活時的留影,心中頗有一些感慨,想要細細道來。我從台灣的留影中,挑了這樣一張作筆電桌面。這是一張拍攝於淡江大學的集體照,是台師大國標社參與「淡江杯」國標舞比賽後社員們在場內的合影。在照片中,大家都擺了一個寓意「向前」的舞蹈pose,臉上掛着燦爛的笑容,那份快樂特別會心與開懷,前傾的身體、活潑的舞姿、生動的表情……提示着我,這一切曾在我生命中確確實實地存在過、發生過……他們有的脖子上掛着獎牌,手上拿着獎狀、舉着獎杯,在定格的這一刻,榮譽被融化了,沒有人計較到底誰是第一,到底誰進決賽……有的只是一份簡單純粹的快樂:我與夥伴們在一起,為着自己熱愛的東西——舞蹈,淋漓盡致地奮鬥過,享受、盡興了這一段無愧的青春。
假如人生是一部大書,不同階段構成不同章節;假如人生是一套叢書,不同旅程也可自成一冊。在我的生命叢書中,「台灣交換之旅」這本小書,讓我一邊翻閱,一邊回味無窮。在這裏,我遇到了一群新夥伴,從不識到相識,到扎扎實實地相處,到一學期結束的相擁道別……走過了這一段的我,如今可以說,這不過是我人生的一段旅程,這些人、這些事不過是我生命過客,感謝他們成就了這本書、這一段故事。然而,每當我細看這張照片,當初情景越發地歷歷在目,過去真實與現在的虛無形成衝突效應,明明從現實中走來,曾經的真實,在如今,彷彿夢一場。我真的遇見過他們?是的。他們在哪裏?在回憶中、舊夢裏,可知、可感,卻觸碰不得。
感謝他們曾走進我的生命,也感謝老天讓我走近他們。我走出他們的生命,就像他們從我的生活中出走一樣。翡翠台曾熱播一部很受市民追捧的電視劇《衝上雲霄2》,我也曾一邊欣賞該劇,一邊重溫十年前的第一部。劇中傳達的主旨讓我頗受啟發:在機場裏人來人往,很多故事在這裏開始,也在這裏結束,到底是什麼讓人們相遇,有的相識、相知、相愛,有的最終分離,有的僅僅是擦身而過?是誰在主宰這一切?大概是緣分吧。這不是多麼深奧道理,在我看來還蠻淺顯易懂,只是,當你靜下心來,決定好好欣賞這部作品時,當你觸碰到作品想要傳達的這份啟迪時,你只會簡簡單單地在心裏輕描淡寫一句:對,是這樣的。有些道理就是這樣,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骨子裏,太理所當然、自然而然了,因而根本不會察覺,也不會想到要提煉出來。
什麼是緣分?也許是「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不期而遇;也許是「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殊途同歸;或許是「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無可奈何;又或許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的復歸寧靜……走過台灣,走過你的家鄉,走過你的生命,也許,僅僅是走過而已,又或者,這一部小書會有續集,或許會在下一部作品中找到延續的故事和點滴……又或許……誰知道呢?
細細端詳眼前的合影,見證着它的溫度從火辣到溫熱,降至常溫,直到感覺不到溫度……我哼唱着梅艷芳的《似水流年》:「我的心又似小木船 遠景不見 但仍向着前」,只想略問一句「誰在命裏主宰我」,然後「心中感嘆 似水流年 不可以留住昨天」,假如在未來,真有重逢的一天,也許「外貌早改變 處境都變」,但求「情懷未變」……
嚴詩喆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新加坡國立大學人文學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