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我的科創教育之路——從小做起,從身邊做起

時間:2017-01-04 03:15:28來源:大公網

  回憶這幾年來的科技創新教育路,我取得了一些小成績,也因為我在科技創新教育方面的成績,讓我獲得了不少榮譽。這些成績與榮譽的取得,我想是因為我堅持了一條農村老師的科技創新教育道路分不開──那就是從小做起,從身邊做起。

  2010年,我所在的學校配置了一批標準化課桌椅,用了一段時間,發現了低年級學生的課桌面存在「易污染,易損傷桌面」等問題,於是我便帶領幾個學生想到了設計《學生標準課桌貼》。這個作品除了解決課桌面的問題之外,還可以對學生進行「格式化」教育,達到保護視力,調整坐姿等目的,受到了老師和學生的一致讚揚。

  這是我帶領學生走上科技創新之路起點。以前我覺得,科技創新都是科學家做的事情,是非常高大的事情。原來,只要用心,生活中處處是科學,普通老師和學生同樣能做得很好。

  後來,我建立了學校的第一個科技活動興趣小組,並根據本地的實際提出一些簡單的探究課題,輔導學生們一起進行科學探究。福壽螺是一個外來生物,對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但是在我們本地,卻經常有人進行收購,用來養殖龜鱉等生物。此外,我們當地還有一種草叫辣料草,能夠作為生物農藥的主要成份。於是我就引導學生們結合這兩個生物進行研究——如何把福壽螺變廢為寶,如何進行生物防治等問題進行了科學探究。

  此專案過關斬將,最終獲得2015年第30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方案類一等獎。原來生活中處處是科學,只要留心,善於觀察、我們都有一雙科學家眼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科學探究。

  2016年5月,池塘裏一夜之間開滿了鮮花的水葫蘆成為網路的熱門話題,網友曬水葫蘆花照片,討論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水葫蘆的話題比比皆是。了解到這個環境問題,我和學生決定對「水葫蘆」一探究竟。暑假,孩子們不顧水塘的臭氣,堅持到水塘邊觀察,並撈起水葫蘆植株到路邊仔細測量。這時候,他們在水葫蘆植株上發現了水黃蟮魚及小螃蟹,原來水葫蘆塘的水並沒有讓生物消失。不知不覺中,孩子們已經有了探索精神與質疑的勇氣。我想這就是科學探究活動的重要目的—養成探索與質疑的精神。

  三個孩子還通過上網和到圖書館查閱水葫蘆的相關資料、請教科學老師、到水廠參觀、進行水葫蘆塘水的對比養殖實驗等,以探究水葫蘆暴發的原因及對生活的影響。在整個探究過程中,學生並不是旁觀者,而是像「小科學家」一樣真正的參與其中,尋找問題的根源和解決方案,這樣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科學教育,也是我努力踐行。我們用攝像機將整個探究過程記錄下來,製作成了科學微電影作品,並獲得了全國青少年科學影像節二等獎及第一屆國際青少年科學發現影像大賽優秀作品提名獎。

  在科技創新教育道路上,我始終堅持「創新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理念。就如同曾國藩在《致吳竹書》所說的「天下大事當於大處着眼,小處下手」。我認為「創新」作為五大發展理念之首,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說「創新」教育是當下最重要的教育。但要把「創新」的理念貫注於學生,卻不可能一蹴而就。做為一名小學科技創新教育的老師,要教育學生,通過關注身邊的事和物,從「小處下手」,扎扎實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啟發、引導學生,達到獲得教育成功的彼岸。

  劉衛 小學高級教師,熱心科技創新教育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