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理大發布第二屆「香港企業可持續發展指數」

時間:2016-12-30 20:18:50來源:大公網

  大公網12月30日訊(記者唐曉明)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管理及市場學系的可持續發展管理研究中心(SMRC)昨日發布第二屆「香港企業可持續發展指數」(Hong Kong Business Sustainability Index / HKBSI),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和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乃項目支持夥伴。第二屆HKBSI結果顯示,50間恒生指數成份股公司的總平均分為45.73分(總分100分),比第一屆(2015年12月發布)上升9.53%;首20名企業的平均分則為68.82分,比第一屆上升20.21%。

  HKBSI旨在鼓勵香港上市公司承擔企業社會責任,藉此先進營商模式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SMRC邀請50間恒生指數成份股公司(截至2016年6月6日)於線上完成評估問卷,根據公司的公開資料,填寫其截至2014/15年度關於企業社會責任的表現。SMRC按每間公司在企業社會責任三大方面作評估,即其企業社會責任的價值觀、企業社會責任的過程(包括管理和實踐)、企業社會責任的影響以及對經濟、社會和自然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貢獻。「香港通用檢測認證有限公司」(SGS)在評估過程中,抽樣核實個別企業提交的資料。

  SMRC總監盧永鴻教授解釋,HKBSI是根據SMRC建構的「價值觀(Values)─ 過程(Process)─ 影響(Impact)」(VPI)模式編制而成。在最新的一輪評估中,50間恒生指數成份股公司的總平均分為 45.73分(總分100分),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為 22.3,反映高與低排名的公司的表現有相當大差異。

  今屆首20名企業的平均分為68.82分,相比第一屆(基於2013年的企業資料)進步顯著,升幅達 20. 21%。其中兩間公司的表現更為優秀,總分達80分以上,媲美國際水準。此外,共有15間公司達60分以上,去年只有8間公司達此水準。

  盧教授指出,比較兩屆的評分,相關上市公司在「價值觀」和「過程---管理」方面,表現維持相對穩定。在「過程---實踐」方面,公司平均得分為51.71分,比去年(37.34分)大幅增長38.5%。至於在「影響」方面,分數則與去年相若,仍然是表現最弱的範疇,平均只有28.51分。

  今屆HKBSI的結果,反映更多公司愈益重視企業可持續發展,因而更為致力推行實踐企業社會責任。盧教授分析原因,認為是關乎上市公司受到本地及國際機構的壓力,例如香港交易所對上市公司發出新的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報告的要求。上市公司接受的公共監督不斷上升,因此社會和消費者對企業社會責任關注日增,亦會驅使上市公司循此方向着力。此外,企業可持續發展指數日益普及,相關獎項亦日受關注,例如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指數、企業公民計劃等,益發令領導市場的企業認識到,企業社會責任是發展長期企業可持續性的重要戰略元素,而非單是公關活動。另外,今年HKBSI的評估問卷更為完善,加入特定問題,以助更準確地量度各公司的企業社會責任表現,以及其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水準。

  「影響」是HKBSI表現最弱的一環,盧教授指出,不少上市公司仍未能有效量度其企業社會責任實踐和和活動的成效。他期望透過SMRC所提供的「香港企業可持續發展指數—網上彙報平台」,個別公司可以就其企業社會責任的績效,進行全面和整體的評估,按以持續改善其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踐」和「影響」。

  SMRC會每年編制HKBSI和發布相關結果,以期就恒生指數成份股公司在企業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發展和表現,為本地和國際商界提供適時資訊。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