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寶石計劃」成功助非華裔青年投身警隊。左起:印裔輔警GIMANDEEP、巴裔警員哈利、油尖警區助理指揮官(行政)簡慕恆、西九龍總區行動警司張惠華、西九龍總區行動總督察黃冰冰、巴裔警員范業成、尼裔警員古尼勒及菲裔警員易甸基 大公報記者陳卓康攝
【大公報訊】記者陳卓康報道:香港超過10萬非華裔居民,語言不通一直是他們融入社會的最大障礙。警隊近年積極與非華裔社群建立關係,上月起於全港警署及報案中心引進七種語言的即時傳譯,處理簡單報失、糾紛及查詢等非緊急報案。而油尖警區協助非華裔青年惡補中文的「寶石計劃」推行接近三年亦已初見成效,至今有十人成功投考紀律部隊。
警方前年11月開始於尖沙咀、油麻地及深水埗三間警署試行「裔意通」計劃,與香港基督教服務處「融會——少數族裔人士支援服務中心」合作,提供烏爾都語、尼泊爾語、旁遮普語、印度語、印尼語、泰國語、他加祿語的即時傳譯。報案室每日朝八晚十的辦公時間內,電話可轉駁到「融會」的當值翻譯員,進行三人會議;辦公時間外則由基督教服務處總辦事處候命人員接聽電話,協助尋找傳譯員。
西九龍總區行動部警司張惠華稱,截至今年九月「裔意通」已使用共143次,以烏爾都語佔最多(26%),其次是尼泊爾語(18%),大部分報案屬般查詢、報失財物、拾獲財物、襲擊、糾紛等。計劃於今年11月1日起在全港67間警署及報案中心全面推行,融會中心由民政事務署撥款支持營運,不涉及警方開支。至於如涉及刑事案件需落口供,警方仍會沿用司法機構認可的翻譯員,與計劃無關。
另外,為16歲以上非華裔免費補習中文的油尖警區的「寶石計劃」,自2013年2月推行至今錄取175學員,八人成功投考警隊或輔警,消防處及懲教署分別有一人成功,亦有學員轉投機場保安公司及珠寶銷售員等。19歲巴裔青年范業成畢業後修讀毅進計劃,經朋友介紹前年二月參與寶石計劃,萌生投考紀律部隊的目標,經營商店的家人起初不贊成,希望他到店幫手,但他請求父母給他機會,結果去年12月成功投考,今年四月起駐守油麻地。他形容「同鄉見到我,報案都放心啲」,否則會因言語障礙而不報案。范業成說,愈來愈多世叔伯向他請教工作,他現時工餘時間也會返回「寶石計劃」當義工分享。
油尖區助理指揮官(行政)簡慕恆形容,非華裔生的中文科課程與主流差距甚大,中學畢業僅及小學程度,因此特別聘請退休中文教師逢周六為寶石學員免費操練小組討論及改善作文等。簡於香港回歸前追隨父親加入警隊,現時是警隊唯一巴基斯坦裔警司,他形容警隊近年積極與本地非華裔社群打好關係,例如高層出席宗教活動及會議、聘任非華裔文職人員、督察級課程加入宗教知識,設立「泊爾特遣隊」、專責尖沙咀重慶大廈的「重慶特遣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