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何文田站上蓋項目首期項目截標,約有十家發展商或獨資或組財團競逐 大公報記者林志光攝
有多達28家發展商有興趣的觀塘延線何文田站上蓋項目首期發展,最終吸引逾十家發展商,共六組以獨資或合組財團方式入標,內地發展商最少佔三家,是近兩年較多內地發展商參與的一次。該首期發展共收六份標書,相信港鐵(00066)不日便可公布得主。
大公報記者 林志光
港鐵早前為何文田站項目首期邀請發展商遞交意向書時,多達28家內地及本地發展商,都對項目有濃厚興趣,意向書數目多達28份,是過去鐵路項目最多之一。昨日項目截標,表面上是以本地發展商為主,其中新地(00016)、長實(01113)及會德豐地產均以獨資入標;信置(00083)則夥嘉華國際(00173)、帝國集團、龍光地產(03380)及世茂房地產(00823)組大財團競投;另據悉新世界(00017)財團中,亦有內地房企作夥伴。至於今年初以近64億元投得何文田地皮的內房高銀金融(00530),亦於最後一刻遞交標書。
為三年來最多內房參與
因此,今次競投的本地及內地發展商超過十家,佔意向書數目近40%;當中最少有三家是內房,在鐵路上蓋項目發展而言,內房所佔比重已算高,應是2014年中馬鐵大圍站上蓋項目後,最多內房參與的上蓋項目。
業內人士認為,鐵路上蓋項目發展,與一般的買地發展不同。上蓋項目須跟港鐵合作,在計算發展成本上較為複雜,且很大程度上受港鐵意見左右,只有本地發展商會較熟知港鐵「脾性」,才有可能與之水乳交融。故即使項目今次每呎樓面補價不足8500元,遠低於市場預期,有實力雄厚的內房,也不敢貿然行事,多與港商組財團入標。
項目入場費高低定輸贏
受政府加快土地供應,以盡量縮小未來實際房屋供應與建屋目標差距,政府除增加現有土地發展密度外,亦將鐵路站上蓋項目提前推出,觀塘延線何文田站上蓋項目便是其中之一,原是在該線通車後五年才推出首期發展,第二期再於兩年後推,但現在卻在該線通車個多月便推出首期招標。整個何文田站上蓋項目佔地約3.6公頃,總共有十幢約25層高住宅大廈,最多可建1800個面積約430至2100多方呎的住宅單位,總可建樓面超過138.2萬方呎,首期佔約54%,即約1000伙。
據了解,該期招標條款較簡單,該期補地價全由發展商支付,港鐵只需支付一筆入場費予該公司,及設下賣樓收入固定35%的分紅比例,因此,實際上是以入場費高低定輸贏。
橫洲綠化地改住宅受阻
此外,新世界持有在元朗橫洲公屋發展旁的綠化土地,之前向城規會改劃為住宅用地,並有意興建逾千伙中小型單位,但未知是否橫洲事件鬧大,規劃署等以所建議的發展,未能顯示不會影響周邊環境及交通為由,而不予支持。城規會明日審議該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