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中大與兩地合作研究揭「動脈粥樣硬化」成因

時間:2016-12-13 21:52:41來源:大公網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黃聿(右)、中大生物醫學學院博士後研究員王力(左)

  大公網12月13日訊 中大研究團隊歷時四年,破解了心血管疾病產生的基因「秘密」。「動脈粥樣硬化」是導致中風和心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醫學界一直未知發病機理。中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團隊聯合內地、台灣研究後發現,血管內皮細胞中的一個因子會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當因子在血管分支處、創傷部位等,導致血液擾動,因子便會增加活性,導致炎症,增加「動脈粥樣硬化」出現。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黃聿表示,當動脈內壁積聚血脂、鈣沉積物及其他免疫細胞,就會形成斑塊,隨着斑塊積聚,便會引致血管壁增厚或硬化,最終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研究發現,抑制一種名為YAP/TAZ的血管內皮細胞轉錄調控因子,有助延緩「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及抑制血管炎症。

  黃聿指,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方式分為層流和湍流,層流是人類血液循環的正常模式,層流帶來的血液與血管內壁摩擦力會抑制YAP/TAZ活性,但血液到血管分支處、創傷部位和外科手術造成的血流擾動區域,便會形成湍流,YAP/TAZ活性增加,從而產生炎症。因此,臨床醫學常常發現在血管分支處最易形成「動脈粥樣硬化」。

  為了研究如何抑制YAP/TAZ細胞活性,保護血管,他們在小鼠細胞內進行試驗。進而發現,在640種臨床常用藥物中,以他汀類效果最為顯著。黃聿表示,他們初步證實,臨床用於降血脂的他汀類藥物可抑制YAP/TAZ活性,這個研究結果對重新檢視現有藥物的功效及開發新的抗心血管疾病藥物有重要提示作用。

  他續指,YAP/TAZ又被視為「癌基因」,會促進癌症發生。因此他們將進一步研究,可抑制YAP/TAZ的心血管治療藥物是否亦有可能用於治療癌症,而抗癌藥物是否可用於治療心血管疾病。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