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苦練外語 學以致用

時間:2016-12-12 03:15:28來源:大公網

  圖:南京愛德基金會總部

  2002年1月4號,告別多彩的公務員生涯,五號搬家,九號已踏上征途,直奔南京愛德基金會總部報到。

  懷着興奮的心情抵達南京祿口機場,很快被接待到愛德總部。負責外語老師的劉茹紅主任,介紹了我將要服務的蕪湖師範專科學院,簡述外語老師的工作重點,入鄉禁忌等。愛德員工送我到旅館休息,已是當天黃昏。打點後,急不及待往外轉,匆忙地吃了一頓麵條,便在南京市中心溜達。嚴冬裏天色很快變得昏暗,習慣晚上香港街道光如白晝的我,很快就在昏黑的大街小巷迷了路。每一個胡同外形差不多,市中心的店舖也是全部陌生。

  對這個異鄉客來說,認路簡直是莫大的難題。焦急雖如熱鍋螞蟻,卻不想打電話給劉主任,央她老遠出來找我,唯有硬着頭皮逐條小巷走着、找着。只恨自己糊塗,沒有記好旅館附近環境,問路也沒有清楚目標。折騰了差不多45分鐘,幸好經過吃麵條的小店,才慢慢地找到回頭路。

  良好溝通力助異鄉客脫困

  幸好整個過程裏面,我跟當地人問路,有足夠的溝通能力。這要說到我學習普通話的經歷。在九七將屆、回歸在即時,本港高級公務員大多要到北京學習國情。沒有例外,我到清華大學培訓了四個星期,加上一個星期到重慶等大城市考察。坦白說,這五個星期的培訓讓我明白到本身普通話嚴重不足,聽講簡直是跟聾啞人士差不多。回港痛定思痛,下定決心學好普通話。不過,問題來了,教育署的工作繁忙,抽不出時間參加培訓班。

  思前想後,參考中七恩師教英語口語的必殺技,多聽地道的廣播是鍛煉口語最佳方法。有見及此,每天早上就調頻到內地不同電台,一邊刷牙一邊聽,遇到特別的詞彙,就模仿發音,反覆練習。這土法學習開頭是絕對痛苦的,雖然廣播人員字正腔圓,但我的底子太爛,完全茫無頭緒。支撐着我繼續在混沌中聽下去是當年學英語的經驗,傻瓜般聽英國廣播公司三至四個月,突然開竅後,一口流利的皇家英語神奇地熬出來了。同樣的,苦幹後普通話終於練到得心應手。這印證了亞里士多德的名句,「教育的根是苦的,果子是甜的。」

  土法練「講」有學理根據

  上述土法練「講」,好像不科學化,其實有一定學理根據。語言習得—從課堂以外吸收語文,在適當語境裏肯定是更有效地學到管用、實用的外語。我在蕪湖師專的教學很大程度也是沉浸式,在閒聊中不經意下逐步將啞巴英語改善過來,關鍵是怎樣引起同學的興趣,樂意跟你對話。確實步驟如何?下星期有交代。

(我在蕪湖的模糊日子(二))

愛德基金會(香港)總幹事 湯啟康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