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病人參加「腸道檢查公私營協作計劃」流程

時間:2016-11-24 22:48:14來源:大公網

  病人參加「腸道檢查公私營協作計劃」流程。大公報記者郭艷媚攝

  大公網11月24日訊(記者郭艷媚)腸道檢查公私營協作計劃下月推出,醫管局下月起,將按病人登記輪候大腸鏡檢查的日期先後及臨床情況,決定優先次序,然後分批發信邀請合適的病人,病人無需自行申請。接受邀請的病人,按照「回覆表格」指示,在限期前向計劃辦事處預約接受評估。

  病人需要前往醫管局轄下指定的診所接受評估,評估為合適可即時遞交申請表格及登記參加。參與計劃的病人必須同時登記參加「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成功登記的病人會獲發出登記確認書、計劃轉介信及私家專科醫生名單。病人可從計劃私家專科醫生名單內自由選擇一名醫生,並自行預約相關服務。病人按照預約時間前往醫院進行腸道檢查,給「病人自付額」和額外收費予醫生。

  有參與計劃的醫生認為,該計劃可縮短病人輪候照大腸鏡的時間,為病人提供多一個不錯的治療選擇。

  病人政策連線發言人曾建平認為,醫管局推出的腸道檢查公私營協作計劃,初步而言是好的計劃,病人可有多一個選擇,價錢亦可以接受,亦可幫助病人及早得到檢查,減少輪候時間,但他認為最重要視乎私家醫生參與程度,有足夠的醫生才會令病人受惠。

  有參與計劃的外科專科醫生朱建華表示,計劃可令正等候照大腸鏡的病人能更快接受檢查,是不錯的選擇,不過,他估計不會太多病人參加,主要原因是部分病人不願意額外付費。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