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港九四核心區拓展地下城

時間:2016-11-08 03:15:27來源:大公網

  市區靚地彌足珍貴,政府展開地下空間發展研究首階段公眾諮詢,選定尖沙咀西、銅鑼灣、跑馬地,以及金鐘灣仔發展四大策略性地區,建議藉發展地下空間優化行人連接,創造新增發展空間。其中尖沙咀九龍公園挖掘的四層深地下空間,可變身地下商城,提供零售飲食休閒設施;銅鑼灣維園地下亦可挖空三層,容納零售、文化用途等設施,而跑馬地一帶地下空間則可作停車場用。\大公報記者 曾敏捷

  政府近年全方位覓地,自2013至14年起連續四份《施政報告》均提及開發岩洞及地下空間。

  規劃署和土木工程拓展署由昨日起,展開為期三個月的「城市地下空間發展:策略性地區先導研究」第一階段公眾諮詢,引述海外多個善用地下空間的個案,例如日本東京、大阪及名古屋透過公私營合作模式發展的地下購物街、台北由當地政府主導發展的地下購物街及廣州市珠江新城「花城匯」提供深達三層匯聚零售餐飲娛樂設施與泊車位的地下空間,指出只要發揮創意及制定合適策略,地下空間可幫助解決市區人口稠密問題,並促進社區發展。

  九龍公園維園挖三四層空間

  當局初步選出九龍公園、維園、修頓遊樂場作為擬議的地下空間,均是人潮和車流頻繁,土地資源限制下,可透過地下空間紓緩地面擠塞,並提供全天候無障礙行人通道。

  諮詢文件提到,尖沙咀發展成熟,但缺乏新土地供應以改善社區環境,九龍公園是區內最大規模公眾休憩用地,並位於區內中心點,發展公園地下空間有一定潛力及好處。九龍公園地底有條件發展一個全天候的地下行人網絡,連接尖沙咀海傍、尖東、西九文化區及高鐵西九龍總站。公園內可發展三個、深達四層的地下空間,多層的地下空間將提供零售、飲食及休閒設施等。為免公園內的設施受到影響,園內的文物建築、古樹名木、茂密樹木區及文娛康樂設施的範圍不會用作發展地下空間。

  至於港島區最大型的休憩空間維園,地底將挖建最多三層的地下空間,容納零售、飲食、社區、休閒、文化用途等設施,並會以地底行人路連接港鐵天后站及銅鑼灣站的地下公共交通系統,未來或會接駁至擬議的北港島線。報告指出,銅鑼灣及跑馬地一帶的地下空間發展,適宜作交通及停車場設施、社區設施等。

  修頓遊樂場底置垃圾站

  港島區另一具潛力的地下空間是灣仔修頓遊樂場地底,建議可發展一個最多兩層的地下空間,連接灣仔站、告士打道及利東街,並設有垂直的扶手電梯及升降機到達地面。研究亦提到盧押道垃圾站位於灣仔核心區,為附近環境帶來衛生問題,將考慮重置該垃圾站以及翻新遊樂場設施。

  當局指出,研究會深入探討發展地下空間涉及的多項考慮,包括各類限制、與現有地下設施如地庫的連接、消防安全、財務可行性、業權,以至開拓的地下空間可作的用途等,研究亦會避免地面茂密的樹木、現有設施及活動受影響。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