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社署:不容院舍虛報人手

時間:2016-10-23 03:15:13來源:大公網

圖:葉文娟承認院舍機制有更多改善空間\大公報記者黃洋港攝

  【大公報訊】記者葉漢亮報道:葵涌私營殘疾人士院舍「康橋之家」,接連爆出涉性侵犯醜聞及六名院友死亡事件,逾20個社福團體約130人昨早與社署署長葉文娟會面,要求改善殘疾人士院舍質素。葉文娟承認在殘疾人士院舍監察上,社署責無旁貸,會加強巡查及嚴格執法,而撤銷「康橋之家」豁免證明書的原因之一,是其人手管理出現問題,強調不容許院舍虛報人手。署方又稱,目前251間未符合發牌條件的院舍,當中九成可望在二年內符合發牌要求,若三年內未能正式領牌,會考慮終止院舍經營。

  251殘疾院舍不符牌照要求

  「康橋之家」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逾20個社福團體包括嚴重弱智人士家長協會、學前弱能兒童家長會、香港弱智人士家長協會等,昨早與社署署長葉文娟會面約兩小時。他們要求社署盡快檢討《殘疾人士院舍條例》,包括要監管院舍管理層、服務提供者的道德操守,以及訂定院舍人手比例要求。

  葉文娟會後表示,社署會在未來兩、三年內將現有251間未符合發牌條件、持有豁免證明書的院舍陸續完成牌照審批,當中203間為非政府機構及48間為私人營運,社署已安排人員監管有關院舍的施工進度。她指出,若發現院舍在硬件上未能達到符合發牌條件,會考慮提早撤銷豁免證明書,終止院舍服務。

  葉文娟承認,業界一直存在人手不足問題,認為院舍機制有更多改善空間。至於被釘牌的「康橋之家」,她指今次是第一次撤銷院舍豁免書,原因之一是「康橋之家」有虛報人手之嫌,相信對業界是一個大教訓。她又承諾,受釘牌影響院友將各自有一名社工獨立跟進,包括協助搬遷安排及適應新院舍。

  另訊,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羅致光稱,現時的《精神健康條例》和《刑事訴訟程序條例》,均不足以協助「康橋之家」案中受害者,促政府應改善殘疾人士院舍監管及資助院舍不足等問題。

  羅致光坦言,今次事件引起坊間廣泛討論,認為立法會與行政當局應處理院舍監管及輪候過長的問題。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