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消委會檢測十款糖水,發現楊枝甘露、番薯糖水和綠豆沙的糖含量過高\大公報記者林少權攝
不少港人會在飯後嘆碗糖水,不過,美食背後暗藏超標糖分!消費者委員會測試市面十款非預先包裝糖水,發現有逾一半樣本糖含量已超過正常人每日最高攝取量五成或以上,其中楊枝甘露、番薯糖水及綠豆沙更高踞三甲。有楊枝甘露樣本每100克中含11克糖,食一碗即超出正常全日糖攝量的32%。消委會建議,市民需留意糖水的糖含量及能量值,點糖水時亦可要求將黃糖或糖漿分開送上,以便加入適當糖量。\ 大公報記者張琪
消費者委員會聯同食物安全中心於四月測試巿面十款非預先包裝糖水,包括紅豆沙、綠豆沙、番薯糖水、豆腐花、楊枝甘露、芝麻糊、椰汁西米露、腐竹雞蛋糖水、喳咋及合桃露。十款糖水中,楊枝甘露平均含糖量最高,當中「小方糖甜品」、「小肥羊」和「大良鴻輝記」的樣本,每100克糖水達12克糖;而「佳記甜品」的一個樣本,每100克含11克糖,若以其每份重量達600克計算,吃完整碗,即攝入66克糖,糖攝量將超出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攝取糖分的32%。
此外,消委會在超市及零售店搜集五款預先包裝糖水樣本,檢視其營養標籤的糖含量及能量值資料,分別是紅豆沙、綠豆沙、豆腐花、芝麻糊及喳咋,發現預先包裝樣本糖含量普遍較非預先包裝的糖水樣本高。
食安中心首席(風險評估及傳達)醫生楊子橋稱,楊枝甘露食材含大量果糖,而且有西柚需利用甜味中和酸味,因此含糖量較高。而且進食分量愈多,超標情況愈嚴重。他續稱,糖可為身體提供能量,但進食過量會導致超重,增加患肥胖症、高血壓、心臟病及糖尿病風險。以每日需攝取2000卡能量為標準,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日糖攝取量不多於50克。
測試樣本中並非全部糖含量驚人,豆腐花樣本平均值更符合「低糖」標準,而個別糖水如椰汁西米露、腐竹雞蛋糖水、豆腐花及綠豆沙,樣本間糖含量差異較大,部分樣本亦符合「低糖」標準。以腐竹雞蛋糖水為例,「福元湯圓」樣本,每100克含糖量僅有4.3克,而「綠林甜品」則高達10克,兩者相差幅度達1.1倍。楊子橋稱,業界可降低糖水含糖量具有一定可行性,建議可推廣「低糖」選擇,並在菜單或價目表上列出糖水的營養成分資料。
消委會促留意能量值
消費者除留意糖含量外,亦應注意其能量值。以能量值最高的合桃露為例,進食一份已攝取400千卡能量,佔每日能量的20%。
消委會建議,消費者應保持均衡飲食,留意糖水的糖含量及能量值,選擇適合個人需求的糖水,以及可要求食肆將糖水與其他配料,如糖漿、黃糖等分開送上,在試味後有需要才適度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