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10月16日訊 (記者曾敏捷) 政府覓地建屋不時惹來質疑,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昨日在網誌撰文指,即使人口增長放緩,但未來30年人口增加約98萬人,加上平均每戶人數下降,本港住戶數目增加約50萬戶,未來30年單計新增住戶已要增加1/5房屋量,重申本港土地供應不足問題嚴重,不開發新土地難改善生活質素。
陳茂波昨日發表題為「關於土地問題的迷思」的網誌,提到不時有評論質疑增加土地供應的必要性,提出香港未來人口增長將會放緩,現成有大量空置土地等,無須開發新增土地,但他指出,這些論點很多時是出於誤解,容易出現以偏概全或過分簡化的謬誤,故需列舉一些客觀的事例和數據去說明,釐清事實。
陳茂波表示,過去十年,本港人口增加9.1%,約61萬人,但已建設的土地面積只增加17%,相當於1.4個沙田新市鎮的面積,現時的土地供應很大程度是追落後。他引述統計處估算稱,由2014年至2044年,本港人口仍會增加13.5%,即大約98萬人,家庭住戶數目增加20.4%,即大約50萬戶,即使未計及現時約9萬個劏房戶和約29萬宗積壓的公屋申請,未來30年單是容納新增住戶,香港已經要增加起碼1/5的房屋容量。
針對停止外來人口的迷思,陳茂波指出,在2000年至2015年間,每戶人數由3.5人降至2.7人,而按政府統計處估算,平均每戶人數未來仍會持續下降,因此即使未來沒有外來人口,若平均每戶人數下降,導致住戶數目增加,仍會產生房屋需求。他強調,要維持經濟持續發展,新增人口絕對有必要。其他有需要增加單位供應的原因還包括市區重建導致的額外重置單位。
陳茂波又引述一間外國顧問公司的統計,本港每平方公里已發展土地容納超過2.56萬人,遠遠拋離新加坡和首爾,要在現有已發展土地上容納所有新增人口和住戶,將會令香港的人口密度進一步提高,這與市民大眾普遍希望「住大啲、住好啲」的遠景背道而馳。因此,要不開發新土地而同時能夠保持甚至改善生活質素,將會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
陳茂波指,希望公眾明白開發土地的迫切性,重申政府盡心盡力改變土地長期供不應求的情況,即使過程中遇到不少挑戰,但政府的決心絕對不會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