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楊暉參與袁家小學重建開幕禮 受訪者提供
工程師公務繁忙,楊暉卻一直在百忙中抽空,前往內地參與義務工作。她早於1997年起,前往麗江探訪當地孤兒;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她參與香港「5.12年輕工程師大聯盟」,協助重建四川德陽袁家小學,並為當地兒童提供心靈支援服務。
楊暉早年在機緣下,參與教會活動而前往雲南省麗江,探訪當地在1996年地震中失去親人的孤兒,並透過書信與當地孤兒保持聯絡,協助他們排解在成長期出現的疑惑。
汶川大地震發生,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楊暉看到地震新聞,內心激盪得比過去更強烈,「當年我的長子剛出世,我成為母親,想着長子如果突然失去了我,他可以怎麼辦了?這想法令我更同情汶川地震中喪親的孤兒。」
楊暉決心要為汶川受災者作貢獻。同期,工程界發起「5.12年輕工程師大聯盟」,她參與大聯盟協助四川重建,先後到訪四川映秀鎮及協助德陽市重建袁家小學。
災區城鎮被夷為平地
「這是我首次親身進入地震災區,不少城鎮幾乎被地震夷為平地,甚至有半座山崩塌。香港發生的山泥傾瀉,比起災區的塌方,簡直是小兒科。」楊暉憶述當日目睹的情境時,眼神仍流露出震驚神色。
「當年進入映秀鎮時遇上天雨,暫時開拓出來的山路不穩定,山坡時有落石滾下,對於我等熟知山泥傾瀉的人來說,心知沿路有多危險,幾乎步步驚心。」最後,汽車擠塞至動彈不得,楊暉等一行人徒步進入映秀鎮,向當地災民送上關懷之情,並為日後提供心靈支援做準備工作。
楊暉又參與重建德陽市袁家小學項目,2009年9月袁家小學恢復辦學。在開學當日,時任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前往當地為開幕禮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