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專家:應建立「一國兩制」下兩地刑事司法協助機制

時間:2016-07-05 21:41:44來源:大公網

中山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粵港澳發展研究院研究員劉誠。大公網記者 計夢慧攝

  大公網北京7月5日電(記者計夢慧) 5日下午,內地與香港特區就進一步完善相互通報機制在京舉行首輪磋商。兩地法律學者表示,除了改善兩地通報機制,未來加強兩地司法協助落實基本法第95條是進一步落實「一國兩制」和基本法實踐的標誌性事件。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深圳大學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教授宋小莊表示,數據顯示兩地通報罪犯達六千多人,顯示機制運作正常。但仍存在改善的空間,因為原有的通報機制在時間方面沒有限定,「例如林榮基事件通報就晚了一點,但不是沒有通報。」宋小莊認為通報時間的規定雙方可以商量,覺得「如果效率提高一些,一兩周有可能。」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深圳大學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教授宋小莊。大公網記者 計夢慧攝

  通報機制在基本法中並沒有規定,宋小莊解釋指通報機制很容易達到,下一步應考慮建立「一國兩制」下的兩地刑事司法協助機制,落實基本法第95條即「香港特別行政區可與全國其他地區的司法機關通過協商依法進行司法方面的聯繫和相互提供協助。」

  「香港和許多國家、地區都有刑事司法協助機制,而香港回歸以來,一直沒有與內地建立刑事司法協助機制。」宋小莊認為如果有這樣的協議,則林榮基有可能被通緝,甚至可以被移交,「因為他在中國內地法律中可以被認定為逃犯。」

  中山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粵港澳發展研究院研究員劉誠說,司法互助協議本身就是「一國兩制」的產物。劉誠指出內地在過去這些年中已經向香港移交170名逃犯,但是香港從未移交一例給內地。贓款贓物的追繳和移交機制、刑事偵查機制也一直未啟動,這不利於兩地維護治安。她解釋香港希望參照兩個主權國家之間的國際法原則處理,而內地希望從一國之下不同區域的不同法律考慮,而非兩個主權國家的協助。如果落實基本法第95條,對「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實踐都是標誌性事件。

相關新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