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大公專訪熊玠:三股勢力破壞了香港的長治久安

時間:2016-06-30 15:13:10來源:大公網

大公專訪熊玠:三股勢力破壞了香港的長治久安

香港回歸十九周年專訪:紐約大學政治和國際法學終身教授 熊玠

  大公報駐紐約記者 黃曉敏

  美國紐約大學政治和國際法學終身教授熊玠,曾於1987年7月應邀專程從紐約抵達北戴河,與鄧小平促膝交談了近6小時。熊教授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回憶道,鄧公當年專門談到了「一國兩制」的構想以及對香港九七回歸後的期許和展望,並表達了回歸後即使坐輪椅也要去香港看看的願望。

  熊玠對記者表示,香港回歸十九年以來,鄧公的「一國兩制」政策,在中央層面得到了很好的貫徹落實,但在香港層面,由於出現了人為的干擾以及三股勢力有系統、有計劃、有預謀的擾亂和破壞,導致政改舉步不前,甚至出現了「佔中」現象和「港獨分子」橫行囂張,影響了「一國兩制」政策在香港的實施效果,但這些亂象都將是暫時的現象。在他看來,「一國兩制」政策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政策優勢。鄧公說過,「一國兩制」政策五十年不變,五十年後更不會變,這是基於對中國共產黨、對中央政府和對香港的信心。「可是,自從1984年中英兩國政府簽署聯合聲明後,英國人一直在變,偷梁換柱,釜底抽薪,為香港回歸後出現的種種問題埋下了很多地雷。」熊玠說。

  「所以我認為,香港現在出現的許多問題,其根源是英國人造成的。」熊玠說,英國人統治時,香港沒有民主,沒有自由,回歸前,他們以民主自由人權為幌子,倉促撤銷了《公安條例》和《社團條例》,讓特區政府面對一些違法行為束手無策,給香港埋下了隱患,;港英時期,作為亞洲四小龍的香港,經濟平衡發展,但1984年以後,港英政府開始加大對地產經濟的依賴性。香港的經濟問題,很大程度大是過分偏重地產經濟造成的。

  回歸後,美國和台獨勢力接力英國政府,在香港培植民主派和「港獨勢力」,裡應外合,資助和鼓動學生鬧事,使香港回歸以來,政治改革停步不前,社會矛盾加劇,經濟發展失去方向,香港與內地關係惡化……。美國有媒體就曾公開報道稱,「佔中」前,李柱銘和陳方安生去華盛頓與美國民主基金會會面,拿了100萬美元回去香港支持「佔中」。

  「這三股勢力結合在一起,香港社會怎麼可能穩定呢?」熊玠激動地問到。

  作為一名擁有豐富的政治和法學素養的美籍教授,熊玠認為,要恢復香港政治和社會穩定,對付那些假民主之名而企圖顛覆政府的惡勢力(包括港獨分子)的辦法,首先可以恢復被英國人撤銷的公安條例和社團條例。「不是有人迷念港英統治嗎?不是有些人反對23條嗎?不是有些人懷疑50年不變的政策嗎?那不如先將港英政府在1985-1987之間所非法更改的既存法律制度以及100多年來均由港督指派 「▉立法局/立法會▉」的做法統統恢復原狀。」熊玠說,恢復了公安條例和社團條例,香港就不必要再為基本法第23條立法了,「因為中英協議中有關『50年不改變現行制度』的議定,按照國際法規定應是由1985(即雙方換文之日)開始,而不是由1997香港回歸中國後才開始。中國將港英政府非法改變的事實加以匡正,是負責任的政府責無旁貸的神聖職責。」

  針對香港政改問題,熊玠認為,反對派議員提出的方案和主張是站不住腳的,是不合理的,也是不懂民主理論的。特區行政長官候選人必須要經過審核或初選,才能進入大選,這在世界各國都有先例。以美國為例,共和、民主兩黨總統候選人的產生,是個競爭激烈的過程。眾多參選人在黨內初選期間,必須經過每個州的初選,逐步產生一名勝者交由全國黨代會任命為黨的候選人,才能參加到大選中。在初選階段,至今仍然有許多州採取Caucus黨團會議的方式來推舉候選人,黨團會議,就是一個篩選組織,就是一個選舉委員會。這個選舉方法,為什麼在美國行得通,在香港就不行呢?可見,反對派反對選舉委員會對特首參選人進行篩選和審核,是有目的有陰謀的,是為了反對而反對,故意拖延香港民主發展的步伐,這個帳,要算到反對派頭上。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