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青年創研庫建議,將持續進修金額提升至兩萬元,有助鼓勵青年終身學習 青協供相
青年協會「青年創研庫」訪問逾五百位18至39歲青少年,發現僅三成受訪青年曾在過去五年參與持續進修,主因是為了「自我增埴及提升技能」、「個人興趣」、「提高晉升機會」。不過,持續進修課程「學費昂貴」和「工作性質難以配合時間」令擬報課程的青年卻步。大公報記者 黃穎雅
早於1998年,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已在施政報告中,提及「持續進修、終身學習」的理念。特區政府於2002年成立香港持續進修基金,為合資格人士提供持續教育和培訓資助。不過,根據港大專業進修學院的「香港持續教育需求調查」,香港參與持續進修的比率比其他國家及地區為低,參與率則只有27.4%。
大部分青年對「資歷架構」無認知
青年創研庫上月中進行「青年對持續進修的取態」問卷調查,發現六成四受訪青年選擇報讀「兼讀制課程」,接近兩成報讀「全日制課程」,一成四則報讀「網上課程」。若要報讀持續進修課程,最受青年歡迎的課程種類依次為「短期課程」、「證書課程」和「文憑課程」,分別佔26.4%、21.4%和19.2%。大部分受訪青年對「資歷架構」沒有基礎認識,對獲「資歷架構」認可的進修課程,亦未顯得更有信心。
不過,只有三成二青年在過去五年曾報讀進修課程,超過六成受訪者沒有報讀任何進修課程,只有接近四成受訪者曾申請持續進修基金,而沒有申請基金的受訪者中,接近半數認為「修讀的課程不屬基金資助範圍」。調查發現,持續進修課程學費昂貴、工作性質難以配合學習時間、沒有進修的迫切性,是受訪青年沒有參與持續進修的主要原因。(參看附表)
接近六成受訪青年認為,公司容許員工採用彈性上、下班時間,以及提供額外津貼,有助鼓勵員工參與持續進修;另分別有三成及接近三成受訪者建議,「按進修期長短提供額外進修假期」,或「主動安排進修課程」,而建議「容許停薪留職」、「積極推廣進修文化」的青年,則分別位佔14%和13.9%。此外,一成五受訪青年建議政府,將現有的一萬元資助金額,多增五千至一萬元,逾兩成受訪者則建議多增加一萬至一萬五千元,變成二萬五千元,將有助鼓勵青年持續進修。
青年創研庫「教育與創新」組別成員陳浩庭期望,僱主能進一步支持員工參與進修,提升其競爭和生產力,將資助金額提升至兩萬元,同時將持續進修課程範疇,擴展至體育藝術等培育全人發展的範疇,政府亦要加強宣傳,鼓勵公眾更多參與持續進修,實踐終身學習,培訓機構進一步發展網上進修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