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透過微創矯正拇趾外翻,鄧伯伯的腳未有留下大傷疤\大公報記者謝進亨攝
【大公報訊】記者謝進亨報道:腳拇趾外翻是常見的足部畸形問題,患者近七成是女性,患者普遍疼痛不已才求醫。67歲男病人30年前首次病發,以為患骨膜炎,但腳部逐漸變形,退休後病情惡化,確診是腳拇趾外翻。北區醫院首創的內窺鏡輔助拇趾外翻矯正手術,透過微創技術治理,縮短康復時間,雙腳亦不會留下大傷疤。
67歲的鄧伯伯,30年前起,左腳底無故疼痛,當時診斷為骨膜炎,初步治理後不再痛楚,便不再正視,但腳部逐漸變形,「鞋子愈穿愈寬鬆,以往穿六號鞋,最後要穿到六號半、七號」。2009年鄧伯退休後鍛煉跑步,左腳病情轉趨惡化,患處紅腫痛楚,最嚴重時「連400公尺都跑唔到」,後來確診患有腳拇趾外翻,於2012年底進行內窺鏡輔助拇趾外翻矯正手術,術後一個月已大致痊愈,現時能走能跳。
據介紹,拇趾外翻逾80%患者具家族遺傳因素,大拇趾向其他足趾方向過度傾斜,導致第一節蹠骨骨頭隆起,容易與鞋履摩擦,引發患處疼痛腫脹,甚至發炎。
北區醫院骨科專科醫生凌家健稱,拇趾外翻手術透過合併軟組織重建及蹠骨矯形進行。傳統開放性手術會留下一個五至七厘米的傷疤,並使用螺釘或接骨鋼板等內固定植入物,而內窺鏡輔助拇趾外翻矯正手術只會留下五個約五微米長的小傷口,固定植入物也相對較少,能減少傷口併發症發生,但同時仍保持矯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