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關係實踐中,恐怕沒有任何一場雙邊峰會如「特金會」這樣歷盡周折,也沒有任何一場首腦會晤像「特金會」這樣充滿懸念。這場跨世紀會晤能否成功,關鍵要看,朝將如何宣示半島無核化?而美將會如何相向而行,解決朝合理的安全關切?
這看似是兩個問題,實則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無核化是朝核問題的癥結之所在,也是美朝關係的死結。而美方能否滿足朝方安全關切,則關係到朝方是否會真正「棄核」。換言之,沒有美方下一步相向行動,即便朝方宣布了所謂「棄核」時間表,也不過是一紙毫無保障的空文。
直到會晤最後時刻,美朝雙方在此關鍵問題上並無共識。朝方一如既往對會談諱莫如深,官方並無太多正式表態,輿論也鮮有分析預測。坊間流傳的有關朝方「棄核」意願及訴求,不是來自第三方的轉述,就是外界的希望和期待,朝方均未置可否。
對會晤結果,特朗普心裏更沒底。從話不投機,會談可能在幾分鐘內破裂,隨時離場,到若進展順利,當天或第二天將再安排會晤,甚至計劃在遙遠的秋天邀金正恩訪海湖莊園等等,可能出現的結果有天壤之別,落差之大超乎想像。白宮高級官員及美智囊都為會晤成果捏一把汗,在會談最後一刻仍然懷疑這是朝方的「緩兵之計」,認為「特金會」舉行等於美承認了朝政權合法性及與美平起平坐的地位,是華府犯下的一大錯誤。更有安全專家認為特朗普準備不足,美對朝核能力和導彈水平掌握不足,對朝「棄核」標準難以把握到位。
朝方赴會是有備而來。在金正恩的公文包裏,會有實現無核化政治宣示的文本,為與特朗普討價還價,也可能會準備朝「分階段」棄核的時間表,但這時間表一定會與美方「解決安全關切」的「同步走」聯繫在一起的。而美方是否願意「同步走」及如何「同步走」?則十分不明朗。特朗普日前明確表示,他對峰會不需要做太多準備,態度以及想把事情辦好的意願更為重要。這說明在美方認定朝鮮全面、可核查、不可逆「棄核」前並無「分階段」解除制裁時間表。而其先前關於由中韓日等國對朝提供援助的表態則說明,美亦無「以行動對行動」對朝「棄核」提供經濟補償的計劃。更談不上以簽署和平協議、從半島撤軍、取消對韓日核保護傘等來滿足朝方「安全關切」的方案了。
美朝冷戰半個多世紀,現在兩國首腦能坐在一起談判,本身就是了不起的成就。解決朝核問題不可能一揮而就,「特金會」可能是「一系列嚴肅會談的開始」。期待峰會能在關鍵問題上傳出佳音,推動半島和平進程邁向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