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入摩首日 A股收黑成交縮

時間:2018-06-02 03:16:09來源:大公網

    下一篇:

  A股昨日正式納入MSCI指數,但大盤首日卻現跌勢。華西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曹雪峰認為,兩大因素致A股「入摩」首日市場表現較弱。一方面,現時中美貿易摩擦尚未出現較清晰的演變方向;另一方面,國內金融「去槓桿」力度依然較強,加之市場對貿易摩擦的憂慮,市場流動性的不足亦令股市整體交投清淡。\大公報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

  昨日滬綜指收報3075.14點,較上一交易日下挫0.66%;深成指收報10169.35點,較上一交易日下跌1.23%,滬深兩市合計成交3755.35億元(人民幣,下同),較上一交易日的4085.28億元略有縮量。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錕坦言,受隔夜歐美股市全線收跌影響,早盤滬深兩市低開後弱勢調整收跌。

  利好出盡 消費股回吐

  王錕認為,A股「入摩」首日,MSCI概念股整體表現平平,短期資金流入並不明顯,市場亦未現顯著的「炒作」跡象,「周五MSCI概念股走勢,也符合當日A股整體走勢特徵」。

  「A股『入摩』首日MSCI概念股表現『算是正常』。」曹雪峰亦指,是次有較多消費類股票納入MSCI,此前消費板塊曾現強勁上漲,納入首日出現幅度不等的回調「符合A股市場一貫的,利好出盡後的走勢特徵」;較之消費板塊,金融板塊此前並未上漲,昨日板塊走勢小有表現。

  王錕補充說,周五MSCI概念股漲幅居前十的標的,主要是周期性行業。其中,有色、採掘、非銀金融佔據六席;跌幅居前十的MSCI概念股主要是電氣設備製造業、醫藥生物、食品飲料,「從MSCI概念股漲跌幅情況看,行業分布較為分散,表現明顯的行業集聚特徵」。他並指,周五漲幅前十的MSCI概念股,年內漲幅大部分為負,這反映了市場對概念股後市表現有更多期待,事實上,A股入摩長期看對資金、投資者結構、投資理念將帶來改善。

  展望後市,曹雪峰認為,消費板塊中內地有些公司表現不錯,如醫藥、食品、品牌服裝等行業標的;此外,面向境內市場的,且是本土特有的商品,或不易受到國際貿易波動的影響。他以「涼茶」為例說,該產品在國外沒人喝,且國外亦無同類競品,因此企業盈利能維持相對正常水平,「在貿易戰尚不確定背景下,不妨尋找相對確定的投資邏輯」。

  人幣走貶 能源商服料受惠

  瑞銀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高挺提醒說,綜合匯率和貿易爭端對上市公司的影響,預計電子半導體、能源、科技設備、商業服務業有望受惠於人民幣貶值帶來的出口增加及海外資產升值;此外,電子和硬件企業因對美出口佔比較高,貿易爭端升級或對其出口構成利空。他並指,此輪中美貿易爭端或對科技類企業估值構成負面壓制,且未來若中國繼續減少對美國大豆的進口,中國農業種植行業或潛在受益,惟中下游或因此受損,「今年全部A股盈利或增長8%,滬深300年末目標點位或至4450點」。

  申萬宏源策略首席分析師王勝較謹慎指,前期國內寬鬆的流動性,令中國資產免疫了海外擾動,但期間中國資產的全球性價比卻有所降低,海外風險仍是A股中期的壓制因素,預計中短期內A股難現大的機會。投資策略方面,建議堅守基本面趨勢,布局成長、大眾消費,及知識產權保護增強後,傳媒板塊中相關版權標的業績改善的可能性。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