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證券界相信,國家能源局的新措施能夠降低棄電率,今明兩年風電裝機利用小時約提高4%。圖為湖北省利川市齊岳山的風力發電機組
在政策的支持下,內地風電上網情況持續得到改善,但要解決棄風問題仍要多做工夫。國家能源局三月份公布《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及考核辦法(徵求意見稿)》,為全國不同省市制定消納指標,而承擔再生能源的主體,由電網公司,延伸至其他售電企業等更廣泛的市場參與者。證券界相信,新措施能夠降低棄電率,連同其他政策,今明兩年風電裝機利用小時約提高4%。/大公報記者 劉鑛豪
內地再生能源開發近年出現爆炸式增長,可是電網容量及發電量穩定等問題,導致再生能源企業未能悉數把電力輸送到電網,造成嚴重的棄電問題,2016年全國平均棄風率高及17.1%。有見棄電情況嚴重,國家發改委於2016年頒布《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辦法》,再加以其他措施,再生能源企業發電上網便逐步得到改善。以大唐新能源(01798)為例,2016年棄風率為21.2%,到2017年降至15.3%,到2018年首季,交銀國際估計已降到10%至12%。
相關利好措施料續來
儘管棄電率情況顯著改善,但2017年非化石能源消費僅佔到一次能源消費比重14.2%。按照國家規劃目標,非化石能源消費到2020年佔比要達到15%,到2030年佔比達到20%。由此可見,監管部門需要繼續出台相應措施,以促進再生能源發展。
事實上,內地今年以來先後出台多項再生能源政策,例如四月份先後有《光伏扶貧電站管理辦法》、《分散式風電項目開發建設暫行管理辦法》。不過,市場較多討論三月公布的《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及考核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配額考核辦法》)。
就《配額考核辦法》,證券界關注兩個關節點:第一是承擔再生能源配額的主體,其次是對全國不同省市提出2018年及2020年的再生能源電力總量配額指標。
首先是承擔配額義務的市場主體方面,除省級電網企業,還包括其他各類配售電企業、擁有自備電廠的工業企業、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的直購電用戶等。再生能源電力企業按照一兆瓦時電量獲核發一個「可再生能源電力證書(下稱證書)」。市場主體可以通過與其他市場主體,或與再生能源發電企業進行證書交易,以滿足配額指標。倘若市場主體未完成配額,便須向所在區域電網企業購買替代證書以完成配額。電網企業出售替代證書所獲得資金,會用作補償經營區域再生能源消納費用的支出。而替代證書被理解為針對市場主體不能完成配額的懲罰措施。
新增裝機或長足發展
第二關節點是《配額考核辦法》設定各省市在2018年、2020年可再生能源電力總量配額指標、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指標。以廣東省為例,今年再生能源消納量相當於全社會用電量的29.4%,到2020年再生能源消納量佔比為27.8%。非水電可再生能源消納量在2018年佔比為3%,到2020年為3.8%。
對於未能夠按要求消納再生能源的企業或和省市,《配額考核辦法》提出懲罰方法。違反再生能源配額規定的企業,會被列入不良信用紀錄,予以聯合懲戒。對於未達到配額指標的省市,國務院能源主管部門暫停下達或減少該區域化石能源電源建設規模;取消按區域限批其新增高載能工業項目等。
摩通相信,實施《配額考核辦法》可以促使電網企業更加着力消納再生能源,從而使到棄電率得以降低。連同其他改善棄電問題政策措施,摩通預期今明兩年風電裝機利用小時分別可提高4%、3%。
西部證券指出,新辦法將有利於促進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特別為非水可再生能源,將有利於減少棄水、棄風和棄光現象,提升利用小時。中信建投認為,除提升再生能源電力的消納,也會促進再生能源新增裝機的發展,令相關板塊股份受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