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住得細」源於「造得少」

時間:2018-04-24 03:15:43來源:大公網

  Q房網.香港董事總經理 陳坤興

  香港人「住得細」已經成為新盤市場的一大趨勢,近年來不少新盤項目提供的單位面積愈起愈細。按照Q房網香港數據研究中心的統計,近年推售新盤中,面積僅300呎以下的納米量按年上升。在2013年一手新例實施時,納米樓只佔全年推盤量不足5%,去年比例已增加11.5%,在今年首季的推盤2759伙中,細單位比率已激增至20%以上。

  正如筆者早於一年多前的分析,納米樓的出現既是一個樓市趨勢,亦是一個社會趨勢。首先因應金管局收緊按揭保險的上限,只有400萬元以下的物業才可以借足九成,部分發展商亦只好「將貨就價」,為求提供更多樓價約400萬左右的單位,興建更多細面積的納米單位。

  同時間納米樓的出現亦是社會需求,首先是家庭結構的改變,在七、八十年代,受早年嬰兒潮影響,出現不少一家六、七口、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兩房、三房自然成為主流。不過隨着時代轉變,出生率下跌,結婚率下降以至離婚率上升,單身貴族大幅激增,市場對開放式及一房單位需求自然持續增加。

  再者從政府最新提供,有關細單位的租住比例作分析,對於單身貴族住屋需求的另一特性,按差餉物業估價署《香港物業報告2017》的數字,在2016年新入伙的單位(於該年評估差餉時申報為已入住單位),出現單位愈細租住比例愈高的情況。

  籲放寬按揭保險限制

  在2016年實用面積少於430平方呎的A型單位,出租比例高達61.8%,比對於2014年同類單位出租比例僅37.5%,換言之近年來每十個新入住的細單位,只有少於四個單位是業主自用,而面積達753至1076平方呎的C型單位出租比例只有24.3%。

  相信大家亦明白,近年不少新入伙的新盤,細單位出租比例明顯增加,相對呎租亦明顯較兩、三房單位的呎租為高,出現「住得細租得愈貴」的現象,即使從數字而言,近年細單位的供應比例已顯著增加,不過供應多需求更多,同時間市場對於細單位的需要亦有增無減。

  要應對「住得細」的問題,我們可以按新近團結香港基金的理解,香港市民被迫「住得細」,原因是土地「造得少」,以及政府對未來需求「估得低」,解決問題可以從土地供應着手,亦可以從買家的情況來考慮,包括放寬按揭保險的限制,為有需要家庭提供租金補貼,同時間亦需加快興建青年宿舍,讓有需要的單身貴族有更多選擇。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