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訪問日本,與日本外相河野太郎舉行了會談,並與首相安倍晉三會面。這是時隔八年中國外長對日本的訪問,也是中日關係改善的重要信號。
中日關係在1972年正式建交後發展比較順暢,但近八年來,雙方因釣魚島領土糾紛,日本又不肯承認侵略歷史,相互關係處於低谷。日本追隨美國,加緊對中國的圍堵,更加劇了這一事態。而從根本上講,中國的崛起,日本難以接受,更承受不了由此帶來的壓力。
日本戰略上依託美國,對外關係更是以美國為中心,但它也不能不承認與中國關係的重要性。因此日本一直謀求與中國改善關係,安倍已幾次借參加在中國或其他國家舉行的國際多邊會議場合,與習近平主席進行了會見。不久前日本外相訪華,也意在推動中日關係改善和發展。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訂40周年,中日韓領導人會議輪到在日本舉行,但也拖延了近三年。中日經濟關係更為密切,即使政治關係不暢,每年雙邊貿易額也都超過3000億美元,實際上中日經貿關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旦受阻對雙方都十分不利。
這次王毅訪問日本,在與日本外相舉行政治會談的同時,雙方經貿對口部門還舉行了重要的經濟會談,為雙方經貿關係的進一步發展,包括共同合作進軍第三國,深入交換了意見。
王毅訪日,還有一項重要使命,就是為總理李克強下月訪問日本鋪路。中日韓領導人會議輪流在三國舉行,本該在日本舉行的會議,由於各種原因已推遲近三年。現在三國達成協議,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五月上旬在日本舉行。屆時總理李克強不僅出席會議,還將對日本進行正式訪問。王毅訪日,就是要為這次重要的訪問預作準備。
這次王毅訪日,雙方原則上達成協議,首相安倍晉三將於今年下半年訪問中國,屆時安倍還可能邀請習近平主席在適當時候訪問日本。如果這一日程得以實現,中日關係有望完全恢復正常。
安倍訪問美國,連續兩天與總統特朗普舉行會談。日本不甘心被排擠在朝鮮半島和東亞事務之外。但中日關係的改善,或許使中國在大國博弈中處於有利地位。
原資深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