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至誠穎評\大灣區規劃如箭在弦\盡所長 補所需 把握機遇

時間:2018-04-19 03:15:37來源:大公網

圖:分析認為,大灣區在未來必定會成為另一個帶動着內地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大灣區整合將會是香港、澳門、深圳和廣州各大城市未來最重大的發展計劃和策略。各城市之間互補不足盡展所長,將更有助整體社會的發展,帶來更高效高質的經濟增長,為大灣區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回應社會民眾的需求。長遠而言,亦能有助維持港澳的長期繁榮穩定,以大灣區協作解決港澳未能自行解決的問題,推動港澳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廣東省政協委員、香港廣東青年總會民生政策研究委員會副主任 林至穎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7年3月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正式提出粵港澳大灣區概念,至今已超過一年的時間。港澳及內地眾多學者、研究員、政商界領袖、各級的官員也提出了自己對大灣區的建議。總體而言,香港人可以憑藉大灣區的發展,在大灣區各城市發展發揮自己的強項,一來排解了香港人口和地理條件等的局限,亦能帶動大灣區各城市的發展。我們亦可以與區內其他城市結合起來,為中國其他地區省市服務,讓區內以至全國的產業也能「走出去」。同時透過城市間的協作互補,我們能把國外的資金和技術「引進來」。隨着區內的發展,亦會有更多的內地企業和技術決定「留下來」。

城市間互認互通

隨着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等大型交通基建的陸續落成,大灣區內城市之間的交通將會更加便利,城市間的商貿和人文交流將會變得頻繁。越來越多人可能選擇跨城市生活,例如在香港工作、在惠州居住。這種「一小時生活圈」情況在世界其他灣區城市群中,是十分常見的。這種模式的出現,各地政府要盡量打破壁壘,政策上需要互認互通;尤其在房屋、醫療、社保、就業、就學等範疇的政策改變,應該是必需的。政策上更應該讓創新的決定要素,即人才、資金、資源等在城市之間流動,降低相關的成本。

此外,我們更需要營造大灣區國際化的生活和營商環境,法治執行和營商便利化同樣重要,以吸引海外的人才和企業。廣東自古以來都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乘着大灣區發展的機遇,更會加速向外開放的步伐。香港作為華洋共處的社會,宜向其他城市「輸出」相關經驗。

中央政府早在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指出,支持香港發展創新和科技事業,培育新興產業,支持開展創新及科技合作。香港的優勢在健全的制度、開放的社會,較易吸引外來的技術,是創意的搖籃;同時,香港的金融業也能為「創科」計劃的融資帶來便利。要把「新意念」實踐,單靠香港並不容易。若能與大灣區城市攜手,就能運用其他城市的優勢,讓計劃更易達成。深圳的強項是把意念轉化成可以試行的樣板,灣區內龐大的市場讓我們更有效測試市場反應。東莞、惠州、中山等地的高端製造業,更可以把樣板轉化為大規模的生產。產品完成後,可以透過香港向國際推廣和銷售。

大灣區共同「創科」

大灣區內「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已經有了很好的基礎和勢能,加上香港,各城市發揮自身的優勢,在科創方面加強協作。隨着大灣區的規劃落實,我們可以更具體的向不同城市訂立發展方向,謀劃更多不同的科技創新平台,為平台創設一些機制和政策,讓創科資源更易在區內流通,以吸引更多更高端的創科技術。當機制和平台得以實踐,強化區內城市所長,大灣區大有機會能在未來的產業變革中,引領着全球經濟體的轉變。

粵港澳大灣區對很多國際科創企業也有極大吸引力,香港可以把這些科創企業和投資相關產業的風投資金「引進來」,加速大灣區創投國際化水準。除了吸引外來人才和資金,我們也需要把人才和成果「留下來」。現時香港以至廣東有多所世界及全國一流大學,人才集聚,亦有多家國家重點的研究實驗室,為進一步產業轉型提供了人才。我們需要讓大灣區的政策和科創土壤能吸引他們留下在大灣區長期持續發展。同時,亦需要強化大學的研究,讓新科技、新技術、新意念能順利由純學術研究走向商業應用和產業化。就如其他創科項目一樣,香港同樣可以負責讓項目「走出去」,令全球也能受惠於該等科技。

香港除了能夠運用優勢,引領大灣區的創科「走出去」外,也能夠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協作,運用各自的優勢,引領內地其他省市的科創技術和服務「走出去」,例如京港合作、滇港合作、甬港合作等,早有不少先例。香港有着國際接軌的制度;健全的金融系統和融資、集資平台;香港對海外營商的經驗;大灣區各城市的物流設施;為產品加工增值的設備;區內城市對內地營商環境的了解。只需在大灣區的政策上,再明確指出各城市的角色分工,大灣區在未來必定會成為另一個帶動着內地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