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戴耀廷只是一個普通市民嗎?他令公眾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2013年1月提出以「佔領中環」去脅迫中央和特區政府接納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所謂的「真普選」方案。其間,他不斷鼓吹「違法達義」,煽動年輕人抗命;及後「佔中」果然於2014年9月底發生,並持續了79天。最後,因「泛民」得不到一偏離基本法第45條的普選方法,從而拉倒了市民普選行政長官的機會。
戴副教授另一個令人難忘的政治行動是2016年立法會選舉期間提出的「雷動計劃」。這個「雷動計劃」最終不是學者的紙上談兵,數以十萬「泛民」支持者按其配票策略,將自己一票投給每區聽說是邊緣的「泛民」候選人;這個「雷動計劃」終在新界西造就了一個「朱票王」,但卻也拉下了有廿年議會經驗的李卓人。憑以上兩個香港社會政治事件,大部分港人都覺得戴副教授在「泛民」的分量絕不普通。
2018年3月,戴耀廷在台北參加「台灣青年反共救國團」十周年紀念活動;在一個論壇上,他對「藏獨」、「疆獨」、「台獨」等「五獨」分子表示,在中國政府倒台之後,「我們可以考慮成為『獨立的國家』,我們可以考慮成為一個聯邦的一個部分,我們也可以考慮好像歐盟那種邦聯的一個部分。」這番言論明顯是提倡一起分裂國家。他及後在港卻以學術自由作辯解。
眾所周知,學術自由是指具學術資格者在其勝任的範圍內探索、發現、發表及講授所見的真理,除了學術研究法的規管外而不受任何約束。然而,戴副教授當天是在發表他在法律研究的學術觀點嗎?他這翻言論既不是在大學課堂的教學討論,參加論壇也不是由一個學術團體主辦,而在場的明顯是一群有政治立場的反華分子;加上,他當時亦自稱所作的推論是沒有一個研究的基礎。點解在港還有這麼多人瞎說他是運用學術自由的權利呢?
平心而論,按戴副教授在非法「佔中」和「雷動計劃」的政治角色,大家不能少看他這番鼓吹和煽動分離的言行。
雖然,香港法律不能即時有效地制裁這個精於法律的政客,但特區政府和建制派不應在政治上聽之任之,否則禍來的時候,整個香港社會都要付出代價,而很多港人也會被連累而受到傷害!
教聯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