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慎防熱錢退潮衝擊股樓/大衛

時間:2018-04-14 03:15:32來源:大公網

  圖:環球投資市場近日表面上穩定,但實際上依然暗流洶湧,全球資金流向隨時出現突變,加劇港元匯價壓力

  香港金融管理局十三年來首次出手入市承接港元沽盤,意味着零八年金融海嘯以來流入香港的一千三百億美元熱錢開始退潮,將對股市與樓市構成不利影響,其中港股昨日高開後,倒跌收市,呈現單日轉向。

  金融海嘯湧港資金流走

  資金流走將會逐步推高港元資金成本,香港銀行或遲或早加息。過去藉着超寬鬆貨幣環境而大幅上升的資產價格將受到考驗,特別是估值嚴重偏高的住宅樓市,同時面對利率上升、供應增加的雙重壓力,調整風險最大。

  港元兌美元依然貼近七點八五的弱方保證下限水平,可見市場繼續湧現港元沽盤,看來資金流走勢態已告形成,金管局入市承接港元沽盤行動才剛剛開始。

  當前弱港元不是純粹因為港美息差擴闊而觸發買美元沽港元套息交易所造成,而是確實有資金逐步流出香港,隔夜、一個月、三個月與六個月與一年期的港元同業拆息昨日全面上升,預期距離正式啟動港息正常化的日子不遠了。

  利率升幅恐比預期為快

  目前港元沽盤規模不算大,即使走資壓力進一步加劇,相信金管局有足夠能力應對熱錢急速退潮,但需有最壞打算,作好最充分準備,防範外圍金融突變事件,可能引致資金流動呈現無序波動,令港元拆息上升速度比預期急勁,將產生巨大衝擊波。

  事實上,港息正常化過程之中,隨時出現意想不到的市場震盪,有可能影響香港銀行體系穩定,特別是當前住宅物業價格嚴重高估,抵禦利率上升的衝擊能力備受關注。

  值得留意的是,近日環球投資市場表面上穩定,但實際上依然暗流洶湧。美國總統特朗普不論在中東地緣政治或是貿易戰問題之上,都表現其反口覆舌個性,令風險可測性大為降低,無形中加劇危機爆發的可能。

  貿易戰風險添港匯沽壓

  特朗普口口聲聲最終與中國達成協議,避免爆發貿易戰,但始終沒有實際行動表達誠意。同時,特朗普突然表示已要求其高級經濟顧問研究美國重新加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的可能性,似乎有意在貿易上進一步向中國施壓,中美貿易緊張情況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全球資金流向隨時出現突變,加劇港元匯價壓力。

  事實上,中國昨日公布最新外貿數字顯示,受到季節性因素影響,以美元計價三月出口與進口,分別按年下跌百分之二點七與上升百分之十四點四,因而錄得四十九點八億美元的貿易逆差,為去年二月以來首次。至於今年首季合計,中國出口與進口分別上升百分之十四點一與百分之十八點九,貿易順差為四百八十三點九億美元,按年減少百分之二十。

  不過,今年三月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卻擴大至一百五十四億美元,為十三個月以來最多,令今年首季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達五百八十二億美元,按年增長百分之十九點四。令人憂心強蠻無理的特朗普可能進一步推出貿易與投資限制新招,例如公布限制中國投資與收購美國科技的清單。

  總之,當前環球政經風險難測,全球資金流向波動加劇。一旦走資成風,港元匯價承受壓力不容低估,港息正常化步伐隨時比預期為快。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