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中國金融開放啟新篇

時間:2018-03-23 03:15:39來源:大公網

  圖:隨着中國金融進入新階段,需要用更高標準的全方位開放來兌現承諾、穩定預期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2017年,中國經濟表現超預期,2018年,中國政策更將迎來四十年量級的變化,改革開放再出發值得期待。我們認為,金融開放將引領中國全面開放新格局,擴大金融開放不僅推動中國金融與國際全面接軌,從「特例」轉變為「慣例」,也將倒逼國內改革,並助力中資金融機構積極發展轉型。隨着中國金融邁入新階段,金融開放也會開啟新篇章。/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資深經濟學家王宇哲、高級經濟學家錢智俊

  金融開放將服務於新時代中國經濟大局,這不僅是中國進一步融入全球的必然需要,也關係到全方位開放的頂層設計、要素市場化改革、經濟結構轉型、國家整體安全;金融全方位開放將成為中國獲取全面市場經濟地位的前提,在以市場經濟規則為核心的全球經濟貿易體系中,金融開放的範圍和程度持續擴大將增強世界對於中國金融的認可度,進而為中國成長為全球化新秩序的塑造者和引領者奠定基礎;擴大金融開放將與加強金融監管相輔相成,未來中國的金融開放和金融監管會被統籌納入頂層設計,開放程度的提升與監管範圍的擴張、標準的統一將更為匹配。

  開放帶來進步,中國金融從「特例」變為「慣例」。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大幅度放寬市場准入,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2017年,國務院先後頒發第5號文和第39號文,強調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促進外資增長,其中,擴大金融業開放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方面。在進一步減少外資准入限制五個方面的22項措施中,就包括持續推進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的對外開放,並明確對外開放時間表、路線圖。在外資准入方面的各類限制,特別是在持股比例和業務範圍等方面對外資金融機構實行區別對待,仍然是未來中國金融業進一步開放、金融市場活力充分發揮最主要的制約因素之一。

  助力中資金融機構轉型

  比較表明,從縱向看,過去十餘年來,中國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外資佔比有一定下降;從橫向看,在24個主要經濟體中,僅印度和中國在上述三個金融領域持股比例方面區別對待內、外資,而中國的差異程度更高。由此可見,放寬外資准入是中國金融從「特例」轉變為「慣例」的起點。通過在金融領域與國際接軌,實現市場准入、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等高標準,一方面將倒逼國內改革,同時引領「全面開放新格局」,為中國獲得全面市場經濟地位奠定堅實基礎,另一方面,也將推動中資金融機構強化競爭和風險意識,助力其發展轉型。

  金融開放服務新時代

  中國金融新階段,金融開放服務於新時代經濟大局。作為實體經濟的血脈,金融的誕生應實體之需,通過引導資金運行、調節資金餘缺,金融體系降低市場參與主體的交易成本和資訊成本,引領社會資源流向,優化要素配置。未來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要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這無疑將推動金融業進一步開放。長期以來,中國的對外開放戰略主要體現為擴大出口、引進外資、學習技術的結合。開放解決了過去發展過程中稀缺的資本、技術等問題,讓中國製造成為全球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也催生出不少結構性矛盾,比如「重商主義」帶來的惡性競爭、外匯儲備持續積累造成的資源浪費等。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從高速增長進入到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中國對外開放的主導性和全局性將更加突出。加大金融開放不僅是融入全球金融業的必然需要,更關係到全方位開放的頂層設計、要素市場化改革、經濟結構轉型、國家整體安全等。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周小川3月9日在答記者問時也強調,「對外開放是實體、金融機構、金融市場參與者在開放的環境中逐漸成長,逐漸在開放中體會自己的角色、發揮作用和體會國際競爭的過程」。可以預見,隨着中國金融進入新階段,未來金融開放的重心將「回歸本源」,實現「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的目標。

  中國金融新階段,全方位開放是獲取全面市場經濟地位的前提。我們認為,中國經濟對外開放的征程將經歷貿易開放、金融開放到獲得全面市場經濟地位的「三步走」,其中第一步、第二步都已取得了階段性成就,其關鍵標誌分別為:在經歷15年的談判後,2001年中國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在果斷實施「811匯改」後,2015年人民幣成功加入SDR貨幣籃子。加入WTO後,中國的對外開放循序漸進。在2008年後,隨着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金融業的開放進程一度有所停滯,但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的推出則是開放步伐重新加快的前奏。

  以人民幣正式入籃為契機,深化金融對外開放,不僅有助於國內金融市場的進一步完善,也有利於人民幣在不同領域的國際使用。隨着中國金融進入新階段,需要用更高標準的全方位開放來兌現承諾、穩定預期。要想在以市場經濟規則為核心的全球經濟貿易體系中受到認可,獲得全面市場經濟地位,進而成為全球化新秩序的塑造者和引領者,中國金融對外開放的範圍和程度持續擴大是重要的前提。

  加強監管與去槓桿雙管齊下

  中國金融新階段,擴大開放與加強監管相輔相成。中國超預期的金融開放政策與加強監管並不是此消彼長的關係。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位列三大攻堅戰之首,其重中之重就在於防控金融風險,這充分說明了中國對於金融安全的高度重視。

  從去年以來金融強監管與金融去槓桿政策的雙管齊下,到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金穩會」)正式成立至今監管部門和體制機制的重大調整,都意味着金融監管的協調性、權威性、有效性大幅增強。事實上,金融業擴大開放將放寬准入、減少歧視,而絕非監管要求的放鬆,甚至意味着監管範圍、內容、力度相應地擴張和強化,以及監管標準的進一步統一。可以預計,未來中國的金融開放和金融監管將會被統籌納入頂層設計,一方面把握好開放的節奏、順序和力度,另一方面更加關注開放過程中的風險,配套補齊制度短板、填上監管空白。

  此外,金融開放和金融監管二者本身也將相互促進,國際經驗的引入和外資機構的參與有益於升級監管理念、豐富監管手段,而完善的監管體系也為開放進一步提速奠定了制度基礎。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