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貿發局調查:77%內地受訪者飲用葡萄酒的首要原因是「健康需要」

時間:2018-03-14 20:38:33來源:大公網

  香港貿發局高級經濟師曾詩韻(大公報記者 李永青 攝

  大公網3月14日訊(記者 李永青)隨着收入及消費力增加,內地消費者對飲食的要求不斷提升,並且追求生活享受及講究生活品味。近年內地消費者對葡萄酒的需求持續上升,中國內地在進口葡萄酒的金額和容量方面都有增加。據中國海關統計,內地進口葡萄酒的金額由2011年的92.8億元(人民幣,下同)上升至2017年的188.7億元,平均每年增長12.6%。若以容量計算,內地進口葡萄酒由2011年的3.7億公升,上升至2017年的7.5億公升,平均每年增長12.8%。

  據香港貿發局一項有關內地葡萄酒的消費調查顯示,內地消費者偏好飲用紅葡萄酒,而且飲用場合最廣,在家自用的比例也最高。相對地,白葡萄酒、桃紅葡萄酒、香檳/汽酒,則較多在宴會和聚會中飲用。內地消費者也有購買葡萄酒作送禮用途,一般是送給親友,商務客戶則較少。飲用葡萄酒曾屬社交需要和體現個人品味的方式,現在則較隨意。調查顯示,整體受訪者飲用葡萄酒的首要原因是「健康需要」(77%),當中以31-40歲的受訪者比例最高(84%)。女受訪者中有61%表示飲用葡萄酒是「美容需要」,而男受訪者中則只有28%。內地葡萄酒市場發展蓬勃,消費者對葡萄酒的需求特徵開始細分化,港商要把握箇中契機,才能成功拓展內地市場。

  這次調查把葡萄酒分為四大類別:紅葡萄酒、白葡萄酒、桃紅葡萄酒及香檳/汽酒。當中紅酒最為受訪者歡迎。過去6個月,整體受訪者有96%曾購買紅酒,40%則表示曾購買白酒。廣州(50%)和成都(43%)的受訪者購買香檳/汽酒的比例顯著高於整體平均的37%;而這兩個城市受訪者購買香檳/汽酒的比例較購買白酒的比例高。調查顯示,整體受訪者購買桃紅葡萄酒的比例最低(23%),不過哈爾濱受訪者購買桃紅葡萄酒的比例(33%)明顯高於其他城市。因此,不同城市受訪者對葡萄酒的喜好也各有不同。

  香港貿發局高級經濟師曾詩韻指出,內地消費者以往飲用葡萄酒是商務應酬或社交需要,現在則自用消費居多。葡萄酒消費因而趨向理性,消費者並不單以品牌及價格作為首要考慮因素。

  這次調查把葡萄酒分為四大類別:紅葡萄酒、白葡萄酒、桃紅葡萄酒及香檳/汽酒。當中紅酒的受歡迎程度最高,購買比例和購買頻率增長的比例也最高。這可能是因為消費者飲用紅酒的場合最廣,同時在家中及親友聚會也以飲用紅酒為主。

  相對紅酒市場,香檳/汽酒和桃紅葡萄酒在內地仍屬小眾市場。調查顯示,年輕受訪者購買香檳/汽酒的比例較年長受訪者高,而家庭月收入高的受訪者購買桃紅葡萄酒的比例顯著高於其他收入組別。針對香檳/汽酒和桃紅葡萄酒的類別,港商宜善用資源向這兩個目標消費群進行精準營銷,才能事半功倍。

  內地消費者對葡萄酒的需求觀念已有所轉變,以往他們飲用葡萄酒是商務應酬的需要,現在是出於對自身健康的需要。港商在宣傳推廣時,可從消費者關注的健康、養生、美容等概念出發,迎合消費者的期望。另一方面,內地消費者喜歡購買葡萄酒作送禮用途,港商在節慶時可推出特別版的禮盒包裝設計,定能吸引消費者的目光。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