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港交所傳競購以色列交易所

時間:2018-03-03 03:19:31來源:大公網

  圖:以色列交易所市值高達2310億美元

  【大公報訊】記者王嘉傑報道:港交所(00388)傳再計劃併購國際交易所。路透社報道稱,港交所有意收購以色列特拉維夫證券交易所(TASE)股權。港交所的對手多達10間交易所,包括新加坡、倫敦、多倫多、澳洲及華沙交易所。由於以色列有眾多高科技企業在TASE上市,若港交所成功收購後,或有助引進更多以色列高科技企業來港上市。

  TASE去年9月改革,改為股份制向股東回購71.7%股權,並承諾在2019年將這批股份出售給外國大型證券交易所。若交易成事,其他成員銀行將會持有交易所約22%股權,餘下6%則由交易所員工持有。TASE在今年1月表示,正尋找戰略投資者,出售上述價值1.47億美元(折合約11.47億港元)的股份。科技新聞網頁CTech指出,該項交易期限是今年4月。

  根據TASE網站顯示,現時共有556間企業。當中有128間被歸類為高科技企業,行業種類多樣,包括生物科技、生物科學、醫療用品、清潔技術、藥物、通訊設備、國防、電子及光學等。另外,TASE去年每日平均股票成交額為3.9億美元,市值2310億美元。TASE為鼓勵更多高科技上市集資,容許過去投入大量研發開支的企業申請上市,有關要求是企業過去三年投資不少於3億新謝克爾(折合約6.81億港元),包括獲得當地政府的投資。

  此外,TASE亦可交易債券,即所謂交易所買賣債券(ETN),截至2017年底共有695隻,每日平均債券成交額為10億美元,市值2490億美元。與股市相比較債市在TASE更活躍。若港交所成功收購後,會是發展債券市場的良好借鏡,以及增設交易所買賣債券,為日後債券通南向做好準備。

  港交所對上一次於海外收購交易所,是於2012年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當時價格高達166.73億元,為LME的市盈率180倍,當時被認為是高昂的收購價。去年,港交所在商品業務的收入亦出現倒退。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