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中國和平發展決心從未改變/吳正龍

時間:2018-02-27 03:15:51來源:大公網

  近來,有些人對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經濟合作橫加指責,什麼「中國通過腐蝕當地精英階層,控制採礦業,讓非洲國家受制於不可持續和不透明的債務之中」、「破壞了非洲的長期發展」、「中國試圖通過國家主導的投資和貸款將該地區(拉美)拉入自己的陣營」、「利用腐敗和國家弱點來榨取資源和剝削人口」雲雲。

  合作發展成績有目共睹

  一時之間,「掠食者」、「剝削者」、「債務陷阱」的「帽子」滿天飛。更荒唐的是,美國國務卿蒂勒森還給飽受列強欺凌和壓迫的中國,扣上了「新帝國主義列強」的大帽子。這些「帽子」抹黑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是新形勢下「中國威脅論」的翻版,但亦阻擋不了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步伐。

  事實上,同為發展中國家,中國與廣大發展中國家,有着相同遭遇和經歷,處於相同或類似的發展階段,是天然的合作夥伴。中國一直致力於南南合作,特別是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之後,中國與廣大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合作,尤其在基礎建設方面駛入快車道,所取得的長足進展有目共睹,也讓這些國家人民真實感受到發展的獲得感。

  因此,當澳洲一名官員攻擊中國在南太平洋地區的援建「大而無用」、「為建而建」、「附加不利的金融條款」後,立即遭到薩摩亞總理斥責,稱澳官員言論「侮辱太平洋島國領導人的智力」。

  針對蒂勒森有關「不要過度依賴與中國的經濟關係」、「中國正利用其經濟影響力將該地區拉入自己的軌道」的警告,秘魯官員卻稱讚中國是秘魯的好合作夥伴,為當地創造了就業機會。

  對於西方媒體炒作所謂中國借援建非盟會議中心藉此竊聽非盟會議的事件,非盟委員會主席法基則批駁說,非盟認為中方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做這樣的事情。中非關係不可動搖。這樣的謠言絕不會損害中非關係,也不會讓我們分心。

  中國以誠相待謀共贏

  類似的例子還不少,不能一一贅述。顯然,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合作,動了有些人的「乳酪」,令其感到不快。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前發表的國情咨文演講中,他把中國和俄羅斯提高到美國競爭對手的高度,認為中俄挑戰美國的利益、經濟和價值觀。從一定意義上來說,當前這一輪對中國抹黑行動,是特朗普對華關係新定位的必然結果。

  中國對發展中國家的態度與有些人形成鮮明對比,中國把發展中國家看作平等的夥伴,將心比心,以誠相待。中國尊重夥伴國的主權完整和對發展道路的選擇,中國與發展中國家開展經濟合作,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不干涉夥伴國內政,按照國際金融的通行做法,解決投融資問題,在維護自身利益同時兼顧各方利益,在謀求自身發展同時促進共同發展,致力於實現雙贏、多贏、共贏。

  可以說,中國與發展中國家關係,歷經國際風雲變幻的考驗,現在已進入快速發展的黃金期。有些人自己不願意或者沒有能力與發展中國家開展經貿合作,卻對中國與發展中國家合作成就抱着「酸葡萄」心理,說三道四。在中國與發展中國家合作的纍纍碩果面前,任何抹黑都不會得逞,都阻斷不了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的密切合作關係,都損害不了雙方合作的蓬勃發展。

  反觀有些人做法卻令人側目,僅舉一例就足也。不久前,當聯合國大會討論反對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的決議草案時,美國駐聯合國代表黑莉威脅道,要把投票情況「記在小本本上」。特朗普更是放話:「敢投票反對我們,就減少經濟援助。」美國表態完全失去了一個大國應有的姿態和風度,無異於嘴邊掛着「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暴君,以援助為政治施壓工具的嘴臉完全暴露無遺。

  孰是孰非,公道自在人間。上文提到的「新帝國主義列強」等五花八門的「帽子」,還是美國留着自己戴吧!

原資深外交官、駐外大使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