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美元現熊蹤 大宗商品看高一線\易方達資產管理(香港)

時間:2018-02-09 03:15:37來源:大公網

  先說外匯市場。儘管美國經濟與利率水平有望進一步走強,但我們認為美元的牛市已經結束。匯率反映的是雙邊的情況。在2011至2016年,除了美國經濟穩步復甦之外,歐債危機、日圓大幅貶值、新興市場疲弱均是推高美元的另一半力量。如今,在其他經濟體的結構問題均取得明顯改善下,資金將重新流向非美元市場,美元一枝獨秀的時代已經結束。

  大幅減稅增財赤

  我們不認為美國減稅能夠引發美元大幅走強。從共和黨的政策取向上看,歷史上里根與小布什的兩次減稅,都伴隨着美元長期走弱的表現。因為減稅帶來的財政赤字與經常帳戶赤字的擴張,從基本面上更可能導致美元的長期熊市。

  我們更為看好被大幅低估的拉美與歐洲國家匯率的升值。需要指出,在全球內生動能復甦下,競爭性貶值的時代已經過去。即使是在貨幣環境最為寬鬆的日本,也逐漸擺脫了對日圓貶值的依賴。匯率的有序升值,是對實體經濟改善的認可而非衝擊,在某些市場甚至將呈現匯率與資產價格齊升的情景。

  再看大宗商品市場。全球實體經濟的加速增長將帶動商品需求,而在持續多年的低迷之後,許多商品的供給已經收縮,而中國供給側改革與環保限產等因素更加速了供需再平衡的進程。從投資組合層面看,在通脹逐步上行,加息速度加快的環境下,大宗商品對利率敏感度低、抗通脹的屬性將獲得更多青睞。

  金價受制加息 銅油更值博

  原油價格今年將繼續上漲。美國原油庫存加速回落,目前已處在三年來較低的水平。發達國家與中國以外的新興市場的重新走強,將繼續提振原油需求。另一方面,頁岩油開採與人工成本均面臨上行。市場可能對頁岩油低成本下生產效率提升的能力過度樂觀。

  全球經濟脫虛向實,發達國家與新興市場的基建需求、中國新能源與電動汽車計劃,都將繼續推動銅的需求。在經歷數年熊市後,銅礦產商削減資本支出與降低成本的舉措,將重新推動銅市場進入短缺。在供給彈性較低下,銅長期前景光明。

  我們對黃金看法相對中性。儘管弱勢美元、通脹上升與新興市場經濟復甦的消費需求利好黃金,但各國加速收緊貨幣政策,將推動當前極低的全球實際利率上行。其餘大宗商品,尤其是原油與銅的上漲空間應該更大。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