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VR導遊 打開寫作靈感

時間:2018-01-31 03:15:39來源:大公網

  圖:天水圍伯裘書院助理校長馮順寧(左起)、中文科主任張敬才、岑卓斌、楊家銘、李佩雯、中文科老師曾菀嫈

  中文寫作有「步移法」技巧,作者按遊程逐項描寫周遭景物,令讀者覺得與他同遊,親臨其境。不過,限於經濟條件和往返需時,本港不少北區學童多年來連旺角花墟也未去過。撰寫描寫文豈能紙上談兵?天水圍伯裘書院最近引入VR寫作練習,拍攝數段本港街景短片,用科技幫助學生突破地理障礙,邊走邊寫;又引入內地流行的「微寫作」練習,提升程度差的學生興趣和能力,享受用文字抒情達意的樂趣。/大公報記者 呂瑋宗

  「我來自四川,來港一年半住在天水圍,不過連屏山文物徑也未聽過!」中二同學楊家銘說,透過VR短片「漫遊」廟街、花墟幾遍,十分興奮。「從360度觀看街景,有畫面便有寫作靈感呢!」中文科老師曾菀嫈說,家銘中文基礎不差,只是人生路不熟。除VR外,「微寫作」也給他很大幫助。「每篇文章只需寫數十字,同學們即場互評,家銘成為了眾人的學習對象。他有篇短文用了擬物法,形容同學『湧到操場』,此詞自此被大家在作文時爭相採用。」家銘透露正計劃寫作長文,探討香港和內地在思想、生活上的矛盾。

  班中出了「KOL」

  VR寫作及「微寫作」改革了肅靜的寫作課,變成輕鬆的社交媒體平台,人人努力「發帖」及「畀like」。在十數分鐘互賞環節中,「嚇,竟有人欣賞我」、「寫咁短都有人欣賞」等歡呼聲此起彼落。

  除家銘外,班中還有一位「寫作KOL」—岑卓斌。曾老師說,「微寫作」對卓斌帶來很大啟發。「他有篇《海的模樣》內容豐富,以不同手法形容海浪和天空,最特別是用了很多斷句,似新詩。此後,他開始認真參考名家詩集,寫作時減少許多口語。」除掌握取材立意、建立結構的能力,透過VR他還細心觀察片中途人的表情,寫出人情味。「我也是由內地來港,內地寫作課中同學各有各寫,香港課堂卻有講有笑,讓我進步了很多!」

  「微寫作」衝破障礙

  除地理文化,讀寫障礙也困擾不少學生。李佩雯是中德混血兒,有讀寫障礙,小學時要老師逐句指導才能完成短文,常被同學笑。「我覺得寫作好難,唔願去寫,作文時將題目抄一遍便算,甚至上網抄文。」自從參與「微寫作」後,她的表現嚇倒老師。上學期只能寫250字,下學期便突破800字大關。由於「寫少少便交到」,佩雯遂「集腋成裘」寫出一篇又一篇文章,逐步移離她的寫作困境。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