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香港經濟社會發展的三重挑戰/周八駿

時間:2018-01-18 03:15:43來源:大公網

  反對派和某些法律界人士反對和阻撓廣深港高鐵西九龍站實施「一地兩檢」,本質上是反對和阻撓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從現在到今後相當一段時間,香港經濟社會發展所面臨的第一重挑戰,就是來自反對派及其支持者的政治障礙。香港社會各界需要明白的是,香港必須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但是,以怎麼樣的態度融入,是主動抑或被動,是半推半就抑或竭力抵抗?這將決定香港的前景。

  以何態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二十一世紀上半葉,世界、國家正經歷巨變,香港不可能不變。問題是,反對派及其支持者幻想着時光倒流。所以,香港越早擺脫反對派的羈絆,就越能邁開大步跟上國家前進的步伐,而不落後於國家和世界巨變。

  最近,內地大中城市紛紛展開或發布其中長期發展規劃,在客觀上給予香港競爭的壓力。

  例如,二○一七年十二月四日,河南省會鄭州市召開《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行動綱要》前期重大課題研究專家評審會。世界知名的羅蘭貝格企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科爾尼(上海)企業諮詢有限公司分別發布《邁向具有持續競爭力的國際化都市─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行動綱要(二○一七至二○三○)戰略研究報告》、《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戰略及理論研究》。

  根據前一份報告,二○三○年鄭州市GDP將達到二點五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人均GDP將達到十八點五萬元。後一份報告則建議,鄭州以樞紐為競爭力,打造中國的「迪拜交通走廊」。

  二○一八年一月四日,《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二○一七至二○三五年)》(簡稱「上海二○三五」)正式公布。「上海二○三五」列明上海至二○三五年並展望至二○五○年的總體目標、發展模式、空間格局、發展任務和主要舉措。上海的城市性質確定為:上海是中國的直轄市之一,長江三角洲世界級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並將建設成為卓越的全球城市、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於是,香港經濟社會發展面對第二重挑戰──香港是否需要做類似的中長期規劃?香港雖然已被列入國家五年發展規劃,但至今沒有把列入國家五年發展規劃的要點化為具體發展藍圖。

  面對現實,香港不可能隨波逐流,而是要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所謂主動,不僅需要克服反對派及其支持者的阻撓,而且需要配合國家發展大局設計,作出從現在到二○二○年、從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從二○三五年到二○五○年的香港中長期發展規劃。

  於是第三重挑戰出現了──由誰來為香港制定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特區政府應當責無旁貸地挑起這副擔子。

  政府應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

  「上海二○三五」是上海市委和市政府從二○一四年五月六日啟動,歷經三年多時間,國家有關部委全過程指導,長江三角洲相關省市參與,上海廣大市民積極建言獻策,國內外、涉及各領域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百餘位專家應邀提供重大戰略研究成果,香港應當借鑒這樣的經驗。

  本屆政府已經在若干方面做了開創性工作。第一,關於推動創新科技發展,行政長官首份施政報告已提出完整思路。第二,關於拓展土地供應,政府設立的專責小組即將提出諮詢報告,引導社會各界討論。第三,為進一步拓展香港證券市場,有關機構已提出「同股不同權」方案。本屆政府如果把局部性質的中長期發展設想,綜合為香港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就是為香港從現在起至本世紀中葉做了具重大里程碑意義的開創性工作。

  誠然,這需要觀念和作風的相應轉變,同「積極不干預主義」告別。經濟學界長期爭論政府與市場的角色和作用,其實,理論必須符合實際。上世紀七十年代,香港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當時的港英政府放棄長期信奉的「不干預主義」,改行「積極不干預主義」。如今,世界既展開經濟金融政治格局巨變,又面臨新科技革命,特區政府必須順勢而為,擔當引領和推動香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任。

  香港的大企業和重要的非政府組織,都應當與政府合作,共同為香港經濟社會發展擬訂中長期規劃。

  目前,香港的大企業普遍關注自身發展。對於這些企業的老闆來說,香港前景是其企業的機遇或風險。視香港前景對其企業是風險大於機遇者,選擇分散投資於其他國家,而一再削減在香港的資產。對香港前景看不透者,則採取以靜制動的對策。有些視香港前景對其企業是機遇大於風險的,則專注於拓展在港相關業務。

  總地看,是各有各做,缺乏為香港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考慮和出力的大企業。香港各個商會、尤其是主要商會,應當發揮組織協調功能,推動愛香港的企業家為香港出謀劃策。

  香港缺乏與其中長期發展規劃相匹配的研究力量,希望香港的大學和重要智庫努力。

   資深評論員、博士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