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金管局阮國恆:加密貨幣並無內涵價值

時間:2018-01-17 03:16:22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吳涵宇報道:比特幣再掀全球熱炒,把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推向風口浪尖。

  金管局去年曾提出研究發行央行數碼貨幣,不過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恆昨出席亞洲金融論壇時稱,有關研究尚在初期階段。他直言「加密貨幣並非貨幣」,在匿名交易過程中存在洗黑錢風險,應要求銀行在處理有關業務時執行反洗黑錢程序,同時進一步加強投資者教育。

  阮國恆表示,加密貨幣不具備貨幣功能,僅可視為資產種類,無法稱之「貨幣」。他指出,截至今年一月初,全球共有一千三百餘種加密貨幣,發行額度看似有限,惟發行人和貨幣種類均未受限,故潛在供應無限,並無內涵價值。另外,他又指,對於匿名交易帶來的風險,則須從銀行和投資者兩方面入手。

  現時網絡保安環境愈發嚴峻,阮國恆認為,技術安全及網絡安全是未來關注重點,希望能在國際層面加強機構間的資訊共享,金管局亦會聘請有關專才並進行專項培訓。他續指,現時分布式分類帳(DLT)技術日趨成熟,若可應用於監管,料可大大提升監管效率,又重申金融科技發展與監管並非對立關係。

  金融行業近年搭上科技快車拓「新金融」服務,金管局去年更出七招力谷金融科技監管。阮國恆籲金融機構關注流動性風險,表示未來會要求銀行開放數據庫,供金管局自行取用及分析,令銀行無需另行匯報。此外,他期望虛擬銀行概念在今年底前可真正落實。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