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去年全國實際使用外資8775.6億元人民幣,為歷史新高。分析相信,數據預示中國經濟「企穩回升」已獲國際社會的肯定與認可
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新設外商投資企業3.5652萬家,同比增27.8%,實際使用外資8775.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7.9%,全年利用外資規模(FDI)錄歷史新高。分析相信,數據已有效反擊外界有關「中國營商環境在惡化」的言論,也預示中國經濟的「企穩回升」已獲國際社會的肯定與認可,外資投資中國的預期和信心已明顯增強,年內吸引外資形勢料仍樂觀。/大公報記者 倪巍晨
蘇寧金研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坦言,在全球對外直接投資增速持續低迷背景下,去年中國吸收外資實現7.9%的增長着實可貴;浦發銀行總行戰略發展部高級研究員宋艷偉認為,去年中國利用外資規模錄得歷史新高,預示中國經濟的「企穩回升」已獲國際社會的肯定與認可,更表明當前投資中國的回報率和中國的投資環境相對其他國家要更好。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認為,2017年中國經濟增速的「企穩回升」,第二和第三產業增速的同步加快,及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明顯升值,是促使當年FDI數據呈現不俗表現的主因,這預示外資投資中國的預期和信心已明顯增強。
高技術產業利用外資大增
商務部稱,外資企業以佔全國不足3%的數量,創造了近一半的對外貿易、四分之一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五分之一稅收收入,為促進國內實體經濟發展、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了重要作用。
商務部數據也顯示,去年高技術產業實際吸收外資同比增61.7%,佔比28.6%,較2016年末提高9.5個百分點。同期,高技術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665.9億元,同比增11.3%。商務部在分析去年吸收外資特點時強調,與2012年相比,去年高技術產業吸收外資佔比提高了14.5個百分點。
黃志龍說,當前中國製造業吸引外資基本處於「零增長」格局,尤其是傳統「兩高一低」製造業,吸引外資已現負增長;與之對應的是,高技術領域製造業吸引外資不斷增長,同比增速在10%左右。劉學智明言,受惠於政策的鼓勵,及服務業的持續開放,去年第三產業吸引外資的增長較快,這符合中國經濟增長動能轉變的趨勢。宋艷偉認為,外資在代表產業梯度轉移方面的投資亦好於均值,這從中西部地區吸引外資數據中便可見一斑。
去年十二月,新設外商投資企業4837家,同比增36.5%,實際使用外資739.4億元,同比降9.2%。商務部雖料今年中國吸收外資規模將保持總體穩定,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但也關注,當前世界經濟和跨國投資雖有回暖跡象,但增長依然緩慢,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今年中國吸收外資仍面臨較大外部壓力。
分析籲優化外資質量
黃志龍預計,今年在吸引外資方面,決策層仍會更關注外資的質量,建議延續當前吸引外資結構優化、質量提升的發展勢頭。宋艷偉認為,中國產業和消費升級,以及投資中國收益率的提升,這都將進一步增強中國對外資的吸引力,決策層應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提高以「產權保護和契約維護」為主的兩方面制度建設。劉學智指出,鑒於經濟新增長領域對外資的吸引力依然較強,全年吸引外資有望保持平穩增長。他建議,進一步加大服務業開放力度,並在不斷創造良好營商環境的同時,強化市場化公平競爭的環境,完善和提高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