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投資者可經銀行或券商,直接購買美國上市的優先股
最近環球市場節節上升,對於早已持貨的投資者固然高興,未有入市的投資者又怕高追後大市回落,不敢入市。不過,其實還有其他的投資渠道,能夠提供風險低及較穩定的回報,其中投資者可以考慮買入優先股作為長期收息之用。從過去數年數據顯示,優先股能提供高於債券的回報,以及低於股票的風險。/大公報記者 王嘉傑
數據顯示,優先股於2017年上半年的回報率約為8.73%,較環球債券的4.4%為高,但低於股市的表現。對於為何會出現這情況,投資者可先了解優先股的特性。優先股具有債券及股票的特性,包括公司會根據發行優先股時的條件,定期向優先股的持有者派發固定股息,這與債券相似。當企業因業績不佳而暫停向普通股派發股息,但仍需要向優先股及債券人派發利息,而派息不會減少。不過,當企業倒閉時,公司會先向債券持有人還款,其後才到優先股,再之後到普通股。此外,優先股的股東一般沒有普遍股股東所擁有的投票權。
發行時公布派息率
此外,值得留意是,優先股發行時會公布其派息率,例如是6%,即公司每年會向優先股股東派發發行價6%的利息,這當中有好有不好,好處是當經濟不景氣時,企業即使減少派息,優先股所獲得的股息不變,壞處當然是景氣時,企業增加派息時,優先股股東的股息仍舊不變。
以目前美股及港股都是處於牛市,股票的價格漲幅明顯高於優先股的收益率時,投資者未必會覺得優先股是吸引。然而,當美股屢破新高,港股又直逼歷史高位,到底目前股市還有多少潛在升幅,相信是不少投資者的疑問。因此,一些較安全的投資產品,如優先股、債券等可以為投資者作出一個風險平衡。因為,優先股指數與美股、新興股相關性低,分別僅0.328與0.311。
因此,在投資策略上,持貨的投資者不妨可沽出部分股票止賺,再投資於上述的產品。未有貨的投資者,不想錯過今次升浪,也可選擇一部分資金買入股票,一部分選擇業績較好的企業所發行的優先股,以做到「可攻可守」。
透過三種方法買入
至於如何可以買入優先股,整體而言有三種方法,其一是經銀行或券商,直接購買美國上市的優先股,現時在華爾街周刊的網站上,列出了所有在美國上市的優先股編號、息率以及價格。不過,投者要留意,買賣美國上市的優先股所獲得的股利需要繳稅,稅率為30%,除非是美國國外的公司發行的優先股則可免稅,如滙豐銀行。如果不小心買到需要課稅、年息8%的特別股,等於一年少掉2.4%的利息。
第二種方法是買入追蹤優先股指數,或是持有多種優先股的ETF。不過,有關產品是以金融的優先股為主的,因此當金融行業出現變化,會影響到有關ETF的價格走勢。整體上,ETF仍具有多元化的特質,方便一些不想花太多時間研究發行優先股的公司。
第三種方法,則是直接買入基金公司發行的優先股基金,目前在香港主要能買到的純優先股基金是信安香港推出的優先證券基金。不過,有關基金會收取管理費,好處是由專人管理,若基金經理能在金融行業出事前,在高位出售銀行的優先股,的確能夠避免ETF優先股所出現的問題,投資者在買入時,可參考往績,了解該基金有否具「先見之明」的能力。
最後提醒投資者,買賣優先股與普通股的不同,長遠而言優先股的回報基本上是等同於所派的利息,價格差異所帶來的收益接近於零,而一般企業並不一定如債券般要贖回優先股。反之投資普通股的則是看股價能夠上漲,這亦是近一年高增長股受到大市喜愛的趨勢。因此,買企業優先股着重的是企業未來會否倒閉,業務是否穩健,而買普通股則是着重企業業務是否會有突破,業績會能否一年比一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