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當局日前發布所謂的「國防報告書」,鼓吹「大陸軍事威脅」;國務院台辦發言人安峰山27日在北京表示,搞對抗式「以武拒統」的做法,無益於兩岸和平穩定。我們應該看到,在蔡英文政府執政的一年多來,除了加大軍事對抗,更可怕的是正在大力推進的「文化台獨」,「文化台獨」不僅是其施政重點之一,而且更是其推進「台獨」新戰略的重要環節之一。台當局充分利用公權力推進「文化台獨」,而且打着「革新」、「多元化」等旗號,以鼓吹建立「新台灣文化」的民粹方式,爭取「文化台獨」的合法化和道德制高點。這點我們需要高度關切和警惕。
台當局大力推進「文化台獨」,其目的是想從根本上割斷兩岸的血脈聯繫,妄想在深層次上損害兩岸關係。但可以預料,蔡當局的「文化台獨」新戰略的企圖不可能得逞,兩岸之間的血脈聯繫不會也不可能被割斷,台灣文化的中華文化根基無法撼動。蔡英文的「文化台獨」圖謀,以及其「台獨」新戰略,都必將以失敗告終。因為中華文化具有巨大的親和力、凝聚力和統合力,它可以超越地域、階級、種族、時代的界限,使存在差異的雙方達成統一。
中華文化認同是中華民族認同的精神基石,經貿與文化是鏈接兩岸的兩大橋樑,缺一不可。多年來,兩岸在經貿上的互動已經十分通順和成功,而在目前的大環境下,我們需要做的是大力加強兩岸文化交流,拓寬文化交流的橋樑和渠道,建設共同的精神家園。
筆者認為,兩岸可以在影視文化和宗教文化上加強交流。二十世紀90年代以來,兩岸影視文化交流已經在兩岸文化交流活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我們可以多挖掘在兩岸有共同基礎的題材,尤其是體現促進祖國統一的題材,製作成影視劇或電影,以此吸引更多的台灣同胞觀看,增進兩岸同胞的溝通和理解,促進對祖國大陸的認同。
除了影視,最重要的也是最核心的是我們應該大力加強兩岸的宗教文化交流。台灣信教群眾多,尤其以佛教最為流行。加強兩岸宗教文化交流,首先要加強佛教文化交流。台灣佛教是祖國大陸佛教在台灣的傳播和發展,兩岸佛教一脈相承,同出一門,至今台灣佛教界的許多高僧乃是祖國大陸赴台高僧的傳人。佛教文化交流不僅可以加深兩岸佛教界的了解與合作,而且能夠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台灣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曾感嘆說,「我感受到身為炎黃子孫的驕傲,更感受到炎帝八德和星雲大師所提倡的人間佛教精神『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互相輝映。」慧傳法師表示,無論是親情的血緣、佛教的法脈、炎帝的善行、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兩岸共尊的人間佛教,已經讓兩岸的橋變寬了、路變近了。
「山重重又水重重,透出重重重見功;重重妙義重重意,不管東南西北風。」兩岸本是同根生,終歸同處往。
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