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多發銀行牌或利實體經濟

時間:2017-11-25 03:15:34來源:大公網

  圖:雷士照明董事長王冬雷認為,若內地發放更多銀行牌照,對服務實體經濟更好

  【大公報訊】實體經濟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立業之本。但事實上,實體經濟往往面對借錢難的困局。雷士照明董事長王冬雷坦言,內地普遍存在貸款錯位的情況,很多資金都被稱為「吸金黑洞」的地產業佔據,因地產業利潤豐厚,願付年息高達15厘息的貸款,但一般從事實業的公司根本難以負擔高息,令貸款偏向地產業、大公司及國企。

  王冬雷指出,即使年利率高達15厘,地產企業仍可賺取豐厚利潤,但實體經濟是負擔不了,即使利息為7至8厘,企業也不願做,因為永遠也賺不回這麼多錢,這是經濟平衡的問題,也是政策問題。他認為,若內地發放更多銀行牌照,對服務實體經濟更好。

  然而,融資難的問題不單令中小企感到頭痛,連雷士照明這樣的上市公司也不例外。王冬雷透露,該公司剛剛發行20億定向增發,證監會四個月就批下來了,但將這些股票賣出去差不多整整用了六個月,當時拜訪了很多個金融機構,大家的要求都是無風險、投資利率是非常高。王冬雷指出,即使千辛萬苦取得銀行貸款,但限制亦不少,因為內地銀行對企業的貸款期,大多都屬6個月至12個月的短期貸款,但「這個錢非常不好用」。

  他指出,雷士照明現金流情況非常好,做起來非常保守,幾乎沒有銀行貸款,但在做海外併購的時候,資金需求大,會跟投行商討。然而,早幾年前A股市場,因為行業的原因,負債率比較高一點,曾令到項目貸和流動資金貸受累。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