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歐美央行已表明有序地收水,市場流動性逐步收緊,很大可能是增加手上「子彈」,應付日後可能出現金融危機
近周環球金融資產市場頻現波動,從比特幣一度高位跳水三成,到道指中止八周連升紀錄,再到日經指數突然單日急插三百五十點,在在顯示金融資產價格估值偏高,大戶趁機套現,尤其是包括美股與日股的環球股市,呈現散水跡象。
過度樂觀估值偏高
歐美央行已表明有序地收水,市場流動性逐步收緊,按理對金融資產價格構成不利的影響,但今年環球股市、債市與樓市表現卻出乎意料之外理想,其中股市迭創歷史新高,主要是市場瀰漫樂觀情緒,深信歐美央行收水意味着經濟復甦在望,因而招引更多資金流入股市。
不過,事實是歐美經濟尚未完全從零八年金融海嘯之中復元過來,經濟增長速度依然緩慢,只有百分之二左右增長而已。
更重要的是,歐美收水背後理由,可能是央行為了增加貨幣政策操作的空間,透過減少買債與推行利率正常化,增加手上「子彈」,才能應付日後可能出現新一輪金融危機。
基金年結獲利回吐
因此,目前投資者顯然過度炒作歐美經濟復甦,情況確實令人憂心忡忡,完全無視市場潛在風險,包括利率向上與金融資產價格估值偏高問題。
事實上,近周環球金融市場頻現凶兆信號,投資者需提高警覺性,慎防灰犀牛突襲。一是對沖基金趁機獲利。比特幣價格一度由七千八百美元急挫至六千美元,大跌百分之三十,這是對沖基金等炒家趁高散水的明顯例子。
股市高位震盪頻仍
二是基金年結將至,獲利回吐壓力加劇。美國道指連升八周之後終告斷纜,主要受累稅改方案進展未明與「通俄門」事件再度發酵,引發基金借勢獲利回吐。美股已回落至三周低位,一旦轉勢向下,調整幅度可大可小。事實上,今年環球股市平均累積升幅接近兩成,在年結將至之下,基金將加快出貨,以鎖定手上利潤。
三是金融資產價格頻現震盪,甚至出現「閃跌」,可視為不祥之兆。日股日前突然急挫百分之一點六,背後反映股市估值偏高,位高勢危,稍有風吹草動,投資者便會一窩蜂沽貨套現。根據一項調查顯示,基金持有現金水平已降至四年低位,比率只有百分之四點四,逐步迫近零七年百分之三點四的歷史低位,由此可知市場瀰漫樂觀情緒,承受風險卻是愈來愈高。
港股後市存在暗湧
值得注意的是,環球股市高處不勝寒,面臨回調壓力,港股也不能獨善其身。港股昨日反彈一百六十七點,重上二萬九千點水平,但下跌股份卻比上升股份為多,主要由靠少數藍籌股如騰訊與平保支撐大市,升市並不全面,港股存在暗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