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在同濟大學財經與證券巿場研究所所長、國家社科基金決策諮詢點首席專家石建勳教授看來,滬港通制度安排,不僅為內地和香港投資者提供更便利的資金融通渠道,更在有力激活滬港兩地資本市場的同時,為資本帳戶開放累積經驗。他表示,當前滬港通「南下」資金較多,表明現時香港市場的投資價值相對內地要高,且能為投資者帶來獲利空間。不過,資本具有「逐利」屬性,隨着人民幣匯率的逐漸穩定,未來南下資金或逐步趨緩;此外,隨着內地A股市場的愈發規範,以及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硬件銜接的日趨完善,未來滬港通資金量或呈現「穩定增加」之勢。
瑞銀證券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10月末以來,滬港通基金申購和成立較九月以來大幅加速,當月以來完成了111億元滬港通基金的申購。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策略分析師高挺相信,目前滬港通基金正加速擴容,且資金「南下」亦在加速,上述現象表明港股市場「賺錢效應」明顯,且表現優秀的滬港通基金對機構、散戶的吸引力較大,「我們測算滬港通基金配置港股的倉位一直為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