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由「借港出海」變「建港出海」/大公報記者 盧 冶

時間:2017-11-13 03:16:20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在吉林省通化市,30輛滿載速凍黏甜玉米、乾鱈魚等吉林特色農產品的首單貨物集裝箱車隊在通化港迅速通關,駛向遼寧丹東港發往韓國。這標誌着吉林通化國際內陸港務區通化港經過134天的緊張建設正式通關運營,成為東北三省航運新坐標。

  從「通化─丹東港」,到「通化港」,這輕輕抹去的幾筆,卻蘊含着該省向南開放的長遠戰略,也是通化市打造「通邊達海」新門戶、新通道、新平台的縮影。

  偉剛木業通化有限公司資源和出口部業務員馬駿說:「2002年我就開始跑出口日本等國家的業務,那時候得去大連港,一單業務得辦一個月,時間長不說,『人吃馬餵』還得好幾萬。通化港建成就不一樣了,20分鐘就到,半天就能辦完,基本屬於『零成本』,還能上門服務。申報什麼的在電腦上操作也很方便,正符合企業需要。」

  更讓馬駿自豪的,是山城通化由「借港出海」變「建港出海」,讓吉林人實現了「通邊達海」的夢想。

  與此同時,身在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百姓對交通暢達帶來的「實惠」感受更深。

  長琿城際鐵路(吉圖琿段)於2015年9月正式實現通車運營,地處祖國東北邊陲的延邊,昂首跨進「高鐵時代」,「以後高鐵開通了,吉林到延吉不到兩小時,別說周末,就是工作日都能趕得上回家吃晚飯!」在吉林市工作五年的王麗欣女士說,像她這樣奔走在延邊與吉林、長春等地的人不在少數。此前,從延吉乘坐普快火車至長春或吉林需要八個多小時。

  2017年8月4日,完成松原機場監視性校驗飛行,並獲取報告,十月份正式通航。航線初步擬定為:松原─天津、松原─青島─上海、松原─大連、松原─瀋陽─三亞。與地面交通一起形成多種運輸形式協調發展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促進松原經濟、旅遊業的快速發展,促進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滿足人們省時高效的旅遊需求,形成新的航空經濟區。

  吉林省全力推動高速公路網、軌道交通網、交通港建設,對外打通省際市際通道,對內實現互聯互通,藉此創新區域合作模式,在合作融會中謀求新發展。 (之八)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