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昨日發表《2018年營商環境報告》,中國香港得分雖然較去年上升0.29分,但排名卻下跌一名,排全球第5位。香港在「開辦企業」及「繳納稅款」兩個領域上排名第3,不過在「登記財產」及「辦理破產」上是各個領域中最差,分別排55及43位。香港今年排名微跌一位,主要原因是在企業「解決無力償債」的框架方面得分下跌。政府發言人表示,政府會致力確保香港的公司破產制度與時並進,並正就設立法定企業拯救程序擬備條例草案,此舉將有助增強有關制度。」大公報記者 邵淑芬
在今年的報告中,新西蘭排第1,新加坡第2,丹麥第3,與去年排名相同。韓國排名上升一位,反超香港排第4,香港則下跌一名排第5。中國內地排名保持於78位,而中國台灣排第15,日本排第34。報告以十項指標比較190個經濟體在便利營商方面的整體表現。香港在其中四項指標表現良好,包括「開辦企業」、「繳納稅款」、「取得供電」及「辦理施工許可證」。
商界籲設破產保護機制
政府發言人表示,過去10年,香港在《營商環境報告》的排名一直處於全球前列位置,這充分肯定政府一直致力推動方便營商的工作。他補充,政府會繼續革除繁瑣的規則,取締過時或不必要的規管,並致力於提高規管的效率和降低商界的經營成本,以進一步改善香港的營商便捷度。
香港於登記財產及辦理破產上是各個領域中最差,亦直接拖低香港排名。雖然港府指正就設立法定企業拯救程序擬備條例草案,但業界指太慢。事實上,本港破產法一向被詬病落後於內地及美國,商界一直建議港府應盡快引入類似美國破產保護令,讓企業有機會避開破產,重獲「生機」。
收商業登記費增加成本
世銀亦認為香港重收商業登記費,令開辦企業的成本更高。政府發言人稱,香港開辦企業的成本一向低廉,商業登記費在過去20年來都未曾調整。政府在2016至2017年度寬免這項收費,是因應當時經濟情況而為企業提供一次性紓困措施。商業登記費其後由2017年4月1日起僅回復至之前的正常水平,仍屬低廉。
發言人表示,政府會全面研究該報告的內容,查找可更臻完善之處,以進一步優化本港的營商環境。政府會繼續與商界及其他相關各方緊密合作,改革現行規管制度,以確保規管恰當有道。
中國內地方面,報告指,中國內地通過改革在開辦企業和企業納稅兩大方面提高了其營商效率。期內推出多項納稅便利化措施和簡化企業註冊手續,使辦稅時間縮短52小時,註冊企業時間縮短6天。而執行合同等領域方面,上海在司法程序質量指標上得分全球最高,與澳洲持平,因而內地在執行合同指標上全球排名第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