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黃裕慶報道:金管局昨日發表第二份《分布式分類帳白皮書》,確認DLT(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的發展潛力,但同時指出DLT並不能通盤適用於所有金融業務,同時與個人私隱保護原則有衝突。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表示,會依據該白皮書中的研究結果及建議訂立實務指引,以協助銀行業日後應用DLT技術。
第二份DLT白皮書深入研究多項「概念認證」(Proof of Concept,簡稱PoC),包括貿易融資業務、電子身份管理及按揭業務,並評估部分概念投入實際運作的可行性。白皮書亦提出應用DLT時常見的法律及合規問題,及相應的解決方案。
陳德霖指出,DLT平台中的資料均可讓所有參與者讀取,同時資料亦不可修改,這兩項特點與個人私隱保護原則的「有需要知道」原則,以及資料當事人對自己資料的刪改權利有衝突。白皮書就此問題引述了專家建議,指可透過將敏感個人資料分開儲存在外掛的傳統資料庫中,解決此一問題。
金管局冀白皮書可供有意使用DLT的銀行參考,加強業界對應用DLT的認識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