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陳德霖昨日公布智慧銀行的最新發展,跨境合作是今次重點 大公報記者麥潤田攝
【大公報訊】記者黃裕慶報道: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智慧銀行」發展新措施,今次的重點是跨境合作。深圳市金融發展服務辦公室主任何曉軍透露,深圳金融辦正與香港金管局探討一連串合作計劃,包括協助香港初創企業在深圳建立據點,初步選址是深圳前海或福田。此外,深圳、香港、澳門、中國人民銀行等正攜手籌建「金融科技論壇分會」,估計可望於今年底出台。
低租金引港初創到深圳
何曉軍昨日出席「香港金融科技周」期間表示,籌建金融科技論壇分會的機構,包括深圳金融辦、香港金管局、澳門金管局、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等,分會將攜手研究未來的合作方向,相信計劃「很快就出台」。他續說,內地包括銀監會也有研究金融科技沙盒(Sandbox)安排,深圳正與香港研究推行跨境沙盒的可行性,兩地之間的跨境貿易融資數碼化項目,也一直在向前推進。
金管局將與深圳金融辦推出三項合作計劃(詳見附表),包括為香港初創企業提供「軟落地」支援,藉此拓展龐大的內地市場。何曉軍說,現時正於前海或福田覓地,為本港初創公司提供辦公室設施和「非常便宜租金」,協助他們孵化,「通過深圳向全球發展」。他表示,深圳現時約有一萬家高新科技企業,與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可以在人才、技術方面互補,達至雙贏。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表示,與深圳的合作詳情仍在研究,相信本港金融科技企業有興趣在深圳落戶。此外,香港金管局亦與新加坡金管局簽訂金融科技合作協議,首個合作項目是研究連接兩地的貿易融資平台。
他指香港與新加坡是亞洲區首屈一指的貿易樞紐,這個先導計劃對區塊鏈技術在貿易融資範疇的應用,可起示範作用;平台接通後,有望成為全球首個應用DLT(分布式分類帳技術)解決貿易融資「費紙失時」老問題的方案。
他解釋說,自從有貿易存在,貿易融資就成為制度的重要一環,但整個流程至今仍是「紙本」為主,不但效率低,也較易出現人為錯誤和詐騙。
金管局貿易融資平台招標
新加坡金管局金融科技及創新組(Fintech and Innovation Group)主管張晉銘表示,下月將於新加坡舉行金融科技節,屆時將公布更多合作細節。
在本地層面,金管局現正與七間銀行合作,搭建正式的DLT貿易融資平台,目前已進入招標階段,預計可於2018年第三、四季左右投入服務。陳德霖表示,電子平台肯定帶來網絡效益,該電子平台亦採用開放式設計,歡迎其他有興趣的銀行加入。他表示,該七間本地銀行,已包含本港在貿易融資方面比較活躍的銀行。本港最大型的五家銀行,據悉都參與其中。
陳德霖續說,金管局的跨境合作對象「無遠弗屆」,當中包括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此外,每年舉行的「倫敦─香港人民幣論壇」亦已擴闊為「倫敦─香港金融服務業論壇」,涵蓋金融科技和「一帶一路」等議題。另方面,金管局亦與包括瑞士在內的其他地區,積極探討加強金融科技合作。